学习方法

高考辅导之区域历史:历史专题复习的新视角

  • 日期:2012-05-16 09:23
  • 来源: 一名好学生
  • 浏览:
  • 字体:[ ]

  一、考点导入:

  区域历史是整体历史的组成部分,近年高考一直特别重视选取典型区域的考查,年年都有大题,尤其是政史地三科综合的大题。考纲中的许多考点,均可以把它放入特定区域进行系统归纳、概括而形成主体内容。

  二、真题讲解:

  (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13—16题)我国西南地区自古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中央政府在该地区推行了许多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政策。回答13—16题。

  13、上图“滇王之印”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该印是( )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候为王时所赐印信

  1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

  15、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

  ①废除剥削制度 ②消灭阶级压迫 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④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组题以“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推行了许多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政策”切人,依据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推行的政策对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设问,反映出中央政府推行的政策对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四道题重点考查归纳掌握历史知识,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综合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3题 C,此题以文物资料的形式展现,属于历史文物选择题。解题要弄清文物资料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即本题所示“滇王之印”为汉武帝赐予归附汉朝的滇池地区的滇王的印信。排除A项和B项。D项有一定的干扰性。

  第14题 B,此题为表述型选择题,它按照题意在备选项中选出肯定的一项,其选项同属于一个历史范围或具有相同的属性。解答时采用比较词语含义的辨识法,通过比较词语含义来辨识其不符合概念准确含义的所在。C项是明朝管理西藏的制度;D项是清朝加强对西藏的措施。元朝时并没在西藏设行省。

  第15题 D,此题为不完整式选择题,主要考查辨析历史事实的能力。“改土归流”是在西南地区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可排除B项。A项是清朝的赋税制——摊丁入亩;C项错误,平息“三藩三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条件。

  第16题 B,此题为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归纳历史事实的能力。该类试题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的选择题。考查的信息范围较广,解题时一是学会观察和分析选项,重视选项组合规律;二是采用“排除法”,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备选内容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快捷作答;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即③不是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解题技巧归纳】本组试题以“西南区域”为题群型选择题,它以“中央政府在西南推行的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政策”切入,从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是要立足于解决单个试题的基础上注意知识的前后、纵横联系,要从多方面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并能准确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问题。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可以尝试以某一个区域小专题复习法,即确定一个中心区域,然后再找出散落在课本中不同章节中的相关知识,从多角度、多层次的再认、理解和分析问题。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