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掌握中考数学的复习方法
中考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因此要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
1、结合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
细心推敲中考对知识点的不同层次的要求,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哪些,掌握消元、降次、配方、换元、待定系数法等学习方法,“特殊——般——特殊”“未知——已知”“数形结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等数学思想,这些思想和方法用哪些题目来体现应引起重视。
2、训练思维,发展能力
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越来越加强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即观察、类比、归纳、判断、探究等,因此在复习时,加强对中、高档题目的训练,通过归类,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来开拓视野,发展思维,通过独立练习,达到巩固复习结果的目的。
3、学会备考
(1)学会思考。要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不要过多地依赖同学和老师,遇到不会做的题应给足自己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加深印象。
(2)精选精练、反思提高。学数学要做一定量的习题,而且要追求做题的质量。要精选精做,讲效果。对于老师精心组合的题、自己平时害怕的题、容易出错的题要精做,尽可能做到一题多解、触类旁通。要静下心来,通过学习回忆,从中悟出规律来。有所思,有所悟,便会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便能悟出道理、悟出规律、悟出灵感。
(3)建备忘录。给自己准备一个记录本,对一些典型题解、疑难、易错和易忘问题以及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等,随时记录,以备在日常学习中加以解决。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错误,使自己的弱项变为强项,劣势变为优势。
(4)要注意体会、归纳题目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中考数学试题特别重视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观察法等;数学思想有: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等。在中考数学复习中,要注意体会、归纳题目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4、调整好心态,培养兴趣
首先是心理上要调整好心态,在中考复习时避免因过度的紧张而给自己造成过多的压力。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
其次,要避免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负担。随着复习的深入,数学复习题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增大,考生一次考试没考好或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如果一味地着急、焦虑,往往会一无所获,考生应把这些做错的题目和不懂不会的题目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正确分析问题原因,考前发现同题越多纠正越及时,提高越快。
最后,培养兴趣。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量力而行,合理利用时间,发挥学习技能,增强自信,培养兴趣,做到事半功倍。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分阶段安排好复习
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考的数学复习通常是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培养兴趣
第一阶段复习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时期,应按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把初中的全部内容归纳成: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及其图像、三角形和四边形、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圆、统计初步。第一阶段以基础题型的复习和基本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的训练为主,同时穿插少量的综合复习,各种题型、各种知识点间及各种数学方法,常有穿插、融合,利用实际问题、探索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等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复习效率。
第一阶段应该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70%以上)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试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探钻教材,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做到举一反三。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丰富题型,训练思维
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将近几年中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真正把握其命题方向和规律,初步形成应试技巧,为下一步的“强化训练”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