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平好的学生,前三个题的不用的是用来做后三个题的。对一些弱一点的孩子,大白纸是做后面的题的。这是习惯,草稿的纸也是定好的。
还有什么习惯,作完要查。北京市有八个,外省有10个,12个。我不主张作完12个再查。我是主张查的。是选取不同的方法像刚才说的,是算出来的把N代进去。如果是复数乘法,可以乘回去看看结果。
下一个题有再大的诱惑也要忍住。我记得一个孩子作填空题,他最后一个小题的时候,草稿写对的。往试卷腾错了,他说你写对了,抄的时候,错了。他说我觉得没有问题了,眼睛看下面的大题了,经常有三角的题,我已经开始想思路了。这样的孩子是这儿没有做清楚,就想下面的。
与这样的孩子说,有好的习惯。考试当中那些东西是要坚持的,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不能轻易改的东西。在考试的时候,再紧张也要部分保持一些既有的节奏,不能由当时的心情打乱节奏,这样会坏了。
我要与孩子说,第一要及时的查,草稿写哪儿要清楚。查的方法要知道,比如排列组合,一些孩子说做几遍几个数。排列组合是不容易。容易错。不见得没有思路做。
你可以数。但是我想说,你做一遍可能是分几类算的。你查的时候,可以找到不同的方法。比如这个题是算出来的,可以划一个图。我主张用不同的方法查而且是及时的查。这个应该是习惯,而且在考试当中不应该转变。
高考数学最后冲刺复习计划
王春辉:时间已经很短了,对什么样的孩子,一不建议做太难的东西。比如北京的学生,因为我们难题集中在后面两个题。所以我不建议北京的网友把全国各地的后两个题都拿来做,我们把前面的几个大题做好,比如三角,概率,几何,导数等等。你可以找全国各个省市的卷子,把这些题做,立体几何可能有十几个,三角普遍有十几个,包括概率。你可以拿十个个题看看考什么东西。我觉得是好把握的,和好弄的。
我们也说实在话,也一些东西,我觉得来得及。比如刚才说的那些。有些东西一些孩子可能觉得困难一些。
比如一些孩子说大题差不多的,我唯一担心是考试怕出错误,很简单的题弄错了。这是类似的情况。还有一些孩子说这些来得及,来不及。已经就三十几天,包括计算的准确程度也好,还可以提高吗?
我说两事。第一是准确率,包括孩子说运算的能力,三十几天,这个事能不能做,大家也知道,忙中出错,着急了出错,平时在低下作题的时候,一个题花了五步做了出来,在考试的时候,三步做出来了。平时是五步,现在是三步,那两步隐含的东西,能不能在脑子过去。这是为什么呢?平时算的很好,考试就出错呢?这有点类似于跑步,比如说,我比较跑了,跑步100米可能不行。但是让我跑100米,我可能怕的很慢,但是不会爬下。因为我知道速度。但是一些孩子,我经常看到他们玩命,他们想有一个好成绩,就玩命往前跑。你要是真缺乏锻炼的话,上半生玩命,但是要看腿,腿赶不上,就完蛋了。
与考试一样,如果考试一定要追求速度的话,出错是必然的。这个地方我们要想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办。我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你平时怎么练呢?
我们与一些学生讲,你只要不冲破我的心理底线,你运算步骤少了,也可以。我希望我们的网友在三十几天作题的时候,不要把过程写的太细。这个话理解清楚了?按照考试可能写的步骤,然后看出错率,不能平时老掩盖着,而考试的时候出现。
第二个,也是今天很重要的事情。我们三十几天要作题了。作题不管是什么题,在什么时候作题,要考虑清楚,为什么作题,不就是为了考试吗?
怎么叫为考试作题呢?我经常发现有的孩子一篇题做下来,看哪些对了,哪些错了错了就改过来。
这样作题用处不大。高考的时候,比如八个选择题作完了,你涂卡吗,你改吗?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平时训练也要注意这个问题。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按照高考的要求,你做这个题,去涂卡,你敢吗?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