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文言文(2)
- 日期:2011-09-23 09:58
- 来源: 学拼音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Ε组中的“坐”字,除第②句与现代汉语同义(后来将其名词意义写为“座”),①句讲为“因为”,③句讲为“白白地”。“坐”字在文言中也还有其中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的义项。
对这类情况复杂、难于掌握的实词,要结合课本中关于古今词义变化的知识,勤翻字典,多作比较,防止错误地用今去释古义。同时,还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有些看似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词语,在古汉语中实则两个单音词,其意义也常常与现代汉语大相径庭。请看下表:
例句
古义
今常用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是方位名词“中”与动词“间”的连用。中:中间;间:夹杂,读jiàn
里面
谍报敌骑至(《冯婉贞》)
“谍报”是名词 “谍”和动词“报”的连用,义为:侦探报告。
刺探到的敌方情报
精技击者不过百人(同上)
“不过”:不超过。(也是两个单音词连用)
仅仅,只是
诸君而有意(同上)
“有意”:有某种打算。(两个单音词连用)
故意,居心。
婉贞于是率少年结束而出(同上)
“结束”:整好装束。(两个单音词连用)
不能继续
体面互见之美术也(《图画》)
“体面”:是“体”和“面”两个词的连用。体:立体。面:平面
光彩,好看;体统,身份。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交通”:连接,交错相通。(两个单词连用)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子孙弃者无论焉(《黄生借书说》)
无论:是否定副词“无”与动词“论”的连用,义为:不要说,更不必说。
连词,表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属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作文:写文章。(两个单音词连用)
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还有动词义)
事事皆其所已经者(《少年中国说》)
已经:副词“已”和动词“经”的连用,其义为:已经经历过。
是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的副词。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叔向贺贫》)、其实百倍(《六国论》)
其实:指示代词“其”与名词“实”的连用,其义为:那事实,即实际情况
承接上文而含转折意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副词
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其实:那果实
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意:有某种打算。(两个单词连用)
故意
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至于: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义为:到,到达
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风齐王纳谏》)
地方:是名词“地”与“方”的连用。地:土地,领土;方:方圆。
指某一地区
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形成:是名词“形”与动词“成”的连用,义为:形势确立
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者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
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是非:指示代词“是”与否定副词“非”的连用,义为:这不是
常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或指口舌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同上)
心计:名词“心”与动词“计”组成的主谓词组,义为:心里盘算。
计谋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鸿门宴》)
河北:黄河以北 河南:黄河以南
河北省 河南省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因为:连词“因”与动词“为”连用。因:于是,便。为: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