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和学习常规

  • 日期:2011-07-22 08:25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有好(积极的)坏(消极的)之分。好习惯养成了,工作效率提高,它可以减少开始工作时的阻力,既不犹豫,也不拖拉,迅速地自动化地完成一套动作;坏习惯养成了,想改也不容易,习惯了的事情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去做,好象是惯性运动,想停止都很难。课业学习要有好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好象出于本能”,意思是说“不待强制和警觉”,也能自动地去做。而自读方法变成自读习惯的过程,正是增强阅读能力,提高自读效率的过程。
     1、良好的阅读习惯(1)预读的习惯。在每一篇课文学习前,进行预习阅读。预习阅读的内容是拼读生字,读通课文。思考内容,试分段落,尤其要根据课后的阅读提示,初步理解其内容,还可以对内容提出质疑。(2)查读的习惯。在阅读中碰到不理解的字词,用字、词典查明这些字词的意思,结合课文的上下文,理解它的含义。(3)划读的习惯。边读边准确地划出有关内容,便于理解、应用、查考。在划读前,先明确要求,再用一定的标号,标出有关内容。(4)询读的习惯。在阅读中发现疑问,及时向别人请教,划出来或摘出来以后,有时间再去询问同学、老师或别人。(5)避读的习惯。阅读中经过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内容不很重要的,就避开不读。阅读中一般不影响对课文理解的次要问题,暂时不能解决的,作为存疑,避开它读下去,免得被次要的问题纠缠不清而影响阅读进程。(6)摘读的习惯。一边阅读一边摘录自己所需要的有关内容。
     可以根据要求,一边读一边摘抄,或字、词、句,或知识、哲理,分门别类摘写在自己的本子上。(7)注读的习惯。即学会批注,开展评论。阅读过程中,发现其疑难之处或有不同看法,在课文的书页空白处,进行批注,发表评论意见,提出质疑。(8)议读的习惯。抓住主要的疑难所在,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见解的根据,与同学、老师及其他人去商量、讨论、争辩、评论,以求得一题多解,或一题一解的最佳答案。(9)比读的习惯。对不同的课文,相同的或相对的知识,引导孩子联系已有的知识,通过比较阅读,找出异同,温故知新,加深理解。(10)择写笔记的习惯。学完一篇课文以后根据不同要求,不同内容,选择一种读书笔记的形式,如表格式、提纲式、摘录式、评论式、心得式、缩写式和全面式,把它写下来,以加深阅读理解,巩固和发展学习成果。2.多思考、勤动脑的习惯。
     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想不学,是胡思乱想;光学不想,也是糊涂。因此,要养成思考的习惯。那么,怎样在自读中培养思考的习惯呢?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发现并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其次,要善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工具书,可以借助参考资料,也可以和同学讨论,重要的是开动脑筋,尽可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善于以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以克服学生心向(也称学习定势)的消极影响。学生会因习惯于一种方法解决问题而使学习态度僵化,不能灵活应变。因此要养成多角度多思路地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的习惯。学习方法和习惯,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学习方法不等于学习习惯,但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运用要养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运用科学方法的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形成,学习的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