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 `昔人常说, 好打灯谜的人, 无论看什么书, 看见的都是灯谜材料, 会做诗词的人, 无论打开什么书, 看见的都是文学句子.可见注意哪一项, 哪一项便自然会浮凸出来.这种工作, 起初做时是很难, 往后就很容易了.……最初的方法, 顶好是指定几个范围, 或者作一篇文章, 然后看书时, 有关系的就注意, 没关系的就放过.过些日子, 另换题目, 把注意力换到新的方面.照这样做得几日, 就做熟了.熟了以后, 不必十分用心, 随手翻开, 应该注意之点立刻就浮凸出来.读一遍, 专提一个注意点;读第二遍, 另换一个注意点.这是最祖的方法, 其实也是最好的方法.几遍之后, 就可以同时有几个注意点, 而且毫不吃力.'
梁启超所提倡的`注意'读书法, 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书报读了不少, 可是闭起眼睛一想, 脑子里竟然`空空如也', 收获不大, 有时甚至是一无所获.读书的时间用去了, 精力也耗费了, 却没有什么收益, 这实在是不合算的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细细分析一下, 原来是读书时脑子里缺少一根`弦'儿.也就是说脑子里没有带什么问题, 没有明确的目的, 所以书读完了就如同过眼烟云, 留不下什么印象.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 就是梁启超所说的`注意'二字.读书时, 你注意哪一项, 哪一项便会自然地跳跃出来, 映入你的眼帘, 钻进你的脑子里.
梁启超告诉我们, 读书时围绕着一个题目, 与此有关系的就注意, 没关系的就放过.隔一段时间, 再换一个题目, 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方面来.这样读书就像在海滩上拾贝一样, 每次都能拾到几枚自己需要的、漂亮的贝壳.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