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铜绿山是我国最古老的采矿冶铜遗址
- 日期:2009-10-26 09:09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大冶铜绿山在湖北省东南部,黄石市大冶县城西3公里大冶湖畔。大冶,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置青山场院,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置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得名大冶。铜绿山,据《大冶县志》记载,“山顶高平,巨石垒峙,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名。铜绿山是一个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铜矿区,地下老窿分布密集,地表遗留古代炼渣堆积成山,是我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最早可以早到西周以前),延续时间最长(到战国以后),规模最大(仅炼渣就有50万吨)的一处最古老的矿冶遗址。铜绿山在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辖地,其奇特的地貌和遍地盛开莹蓝碧绿的铜草花,表明地下埋藏铜矿资源十分丰富,吸引着历代矿工到这里来开发。经考古发掘,已发现露天采矿场7处,地下采矿区18处,古冶炼场50余处。据测定:最古老的矿井距今已有三千一百多年,从西周至东汉千余年间不同结构,不同支护方法的竖井、斜井四百多座,平巷近千条,层层叠压;采掘范围约有2平方公里,地下采空区有几百万立方米;提升矿石用的木制绞车,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古矿井下散存铜斧、铁锤、木铲、船形木斗、辘轳等多种采矿工具。
在当时没有动力机械条件下,能把矿井采掘到地下最深处达50余米,表明早期这里已运用重力选矿和多中段开拓采矿,并初步掌握井下的通风、排水、提升、照明和巷道支护等一系列复杂的采矿技术问题。炼铜竖炉有数十座,其中春秋时期的炼铜竖炉八座,竟然已经具备了现代高炉的雏形,由炉基、炉缸、炉身三部分组成,在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红色粘土、石英砂、铁矿粉、高岭土等耐火材料配制夯筑而成,炉高 1.5米左右,炉缸面积约0.2平方米,有的还保存有通风口、通风沟、工作门、排放孔等设施和石钻、石球碎矿工具等。炼炉旁遗留的粗铜产品,含铜量已达94%,这个指标说明当时的冶炼技术水平是很高的。铜绿山附近还保存有殷商、西周遗物及宋代炼铜地炉等大量遗址。根据铜绿山的矿物含铜品位和地表遗留的炼渣估算,古代前后在这里冶炼了8~10万吨铜。据专家考证,这处古铜矿遗址的发掘,揭开了三千余年冶金史“帷幕”,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古铜矿遗址。对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冶炼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现在,铜绿山古铜矿冶炼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着千百万中外学者和游客来此参观。新建的遗址博物馆,展出了许多古铜矿出土的珍贵文物,其中有完整的矿冶遗址七号矿体的原貌和春秋时期400 多平方米矿井发掘现场,使人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二千多年前楚国铜矿开采的巨大规模和高超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