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 日期:2009-09-09 08:46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区域性地域分异是比全大陆或全海洋规模小一级的分异。它包括区域性的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带段性和省性的地域分异。区域性的大地构造-地貌分异,主要是指相应于一定大地构造单位上的区域地貌分异。必须区别大地构造和地质构造两个概念的差别。地质构造是指构成地壳的各种构造单元(褶曲和断层等)。各种地质构造的分布,由于区域地质发展史的差别,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质构造组合。因此可以得出一系列大地构造分区。大地构造分区也有大小不同的区域等级。每一大地构造分区,不仅具有区域地质发展史和地质构造组合的共同性,而且具有岩性组合的共同性以及共同的地貌表现特点,即表现为一定的大山系,大平原或大高原地貌,或者表现为山脉,平原,高原等的中、小级别的有规律组合。但应注意在引用大地构造学说的研究成果时必须注意下列两点:(1)大地构造学存在着很多学派,地理学家应着重采用那些与近期地势地貌分异密切相关的构造体系区划方案,而构造体系的划分有助于分析各区内的地质构造与地貌的综合特点。(2)大地构造单位有时具有埋藏特点,可与地表的地势地貌分区不相符合。
     例如,鄂尔多斯台向斜这一大地构造单位,其内部分化为陕北台凹和东胜台凸,这与当地的地貌分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鄂尔多斯风砂高原区的分异并不一致。自然地理分区侧重于地表的地势地貌分异的一致性,因此有些自然分区可与大地构造分区不一致。这是因为地势地貌对其他地理成分的影响往往比下部的大地构造更直接,更能造成景观的分异性。总之,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可形成规模不同的非地带性单位,象西伯利亚西部低地,西伯利亚中部高地,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区等等,都属于区域性非地带性单位。按其等级差异,在我国首先可分为:东部多字型构造季风区、西北高原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寒冷区等大的区域单位。一些规模较小的大地构造-地貌单位,如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等是次一级的分异;山西高原、四川盆地又是更次一级的分异。当然,在四川盆地内部还可进一步划分为川东、川北,川中,川南和川西等规模更小的大地构造-地貌差异。区域性地域分异规律的另两类表现形式是带段性和省性。这两种地域分异规律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种分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Φ.H米尔科夫把省性理解为地带性条件下的非地带性,即局限于在一定的地带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我们则把省性概念扩大为更广泛的解释,而不只限于地带范围之内,如热量带、地带、亚地带等都各有省性差异,即省性也有不同的等级规模。例如在热量带范围内来讨论省性分异,就是最大一级的省性,如热带的气候省性可分为西岸信风气候、内陆干旱气候和东岸热带季风气候(受台风影响的)的差别。在亚热带则形成了西岸地中海气候和大陆亚热带荒漠和草原气候、东岸夏湿冬干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省性差别。温带则形成了西岸西风气候、大陆温带荒漠和草原气候、东岸温带季风湿润气候的省性差别。热量带内的气候省性差别是通过干湿度差异来划分的。除注意干湿差异外,还要区分冬季缺水区(东亚季风气候)还是夏季缺水区(地中海气候)。不同热量带的省性气候型差异对当地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景观都有明显的影响。洋流对热量带的气候型的分异也有很大的影响。大洋中洋流的东西分布特点,实际上也是大洋热量带内的省性分异。除了气候省性外,米尔科夫还认为有地质地貌的省性分异,即在一定地带性单位内的大地构造-地貌分异。
     我们认为还具有结合气候和地质地貌这两种省性的综合省性。例如,欧亚大陆温带,若考虑综合省性时可分为:(1)西欧、东欧、俄罗斯平原、西伯利亚西部低地、西伯利亚中部高原、西伯利亚东部山原、远东沿海等不同区域。这些区域既是气候的省性也是地质地貌的省性分异。自然地带内的省性也有很明显的表现。例如,我国的亚热带作为欧亚大陆的亚热带东段(其本身便是热量带的一种综合省性表现)可以分为南、中、北三个自然地带,其中每个地带都有明显的省性差异。如中亚热带自然地带内的省性分异有:东部浙闽沿海区(受台风侵袭范围,降水比较均匀,夏秋有暴雨);中部湘赣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时常出现伏旱,受寒潮影响较大,春季常出现倒春寒);西部川贵区(降水比较均匀但降水强度不太大,常出现云雾天气和较阴湿的气候);云南高原区(受寒潮影响较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大)。带段性是指一定的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带段性也具有不同的分异规模。例如,我国东亚季风大区内出现南北方向更替的各热量带差异就是一种高级规模的带段性。
     苏联俄罗斯平原、西伯利亚西部低地、西伯利亚中部高原等各大区内部出现的热量带分段也属于规模较大的带段性。关于带段的划分可用横贯欧亚大陆北部的寒带泰加林带为例来说明,它在不同的非地带性单位内的表现便有很大差别:在东欧,泰加林逐渐向西北部变窄,即东宽西窄,而且在西部只分布于高纬,这里以亮泰加林为主;在西伯利亚西部低地,泰加林还叠加有沼泽的分布,成为沼泽化泰加林;在西伯利亚中部高原和东部山原,出现有高出泰加林带的秃峰,在林内分布有高位沼泽,这里的暗泰加林常向南延伸分布;在远东因受季风气候影响,亮泰加林稍为向北分布。这些具体差别既属于省性也属于带段性的分异。充分说明省性和带段性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种分异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次一级的带段性分异是地带的各段差异。如我国的东部亚热带可分为南、中、北三个自然地带段。更次一级的带段性是亚地带的各段分异。如四川盆地自然省内部存在着南、北两个亚地带分异,即盆地南部具有准南亚热带景观特征的亚地带段;北部具有中亚热带景观特征的亚地带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