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大陆的地域分异
- 日期:2009-09-09 08:45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1.纬度地带性规律 这是在热力分带性基础上形成的大陆地带性分异。从赤道至极地可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热量带。每一个热量带不仅有其热力特点,而且气温、气压等也有其共同特点,其他气候要素(风向、降水等)、土壤、生物群落,甚至外动力过程所形成的地貌都在一定程度内具有相应于该热力特点的性质。例如,赤道带的高温,促进对流作用强烈,因而降水丰富,决定了这里的气候湿热,低压静风,径流充沛,土壤淋溶作用强烈,风化壳和土层深厚,平原上广泛分布沼泽,发育雨林植被等等。所有这些特点彼此互相联系,使各大陆赤道带具有若干共同的景观特征。地带性规律在植被上有着特别鲜明的表现。每一地带都具有自己典型的植被型,其种属组成、群落构造、生物量和生产率等都受到地带性规律的制约。动物的地带性表现也比较清楚。极地的白熊(北极熊)、亚寒带的驯鹿与热带的大象、河马、犀牛等都具有极其明显的对比性。土壤的地带性表现在土壤的水分和盐分状况,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的组合等方面。
风化过程和风化壳类型也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别。陆地表面的各种水文过程,如径流的形成,径流总量,径流系数,径流年变化状况,河水和潜水等的化学成分也都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差别。湖泊和沼泽的地带性,常常表现于湖沼的热力状况和水生生物群的差别,以及沼泽化程度和泥炭堆积程度、沼泽类型、湖泊沉积类型和湖水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差异。地貌往往被称为“非地带性”组成成分。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地貌是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地貌的非地带性特征决定于内力(构造运动和岩浆入侵、火山喷发等)的作用,而其地带性特征则更多地决定于外力因素,特别是气候因素。所有地貌外营力过程都与地带性规律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因此大部分气候地貌(冰川和冻土地貌、流水侵蚀地貌、风成地貌等),甚至某些岩性地貌(象喀斯特地貌和黄土地貌等)都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别。景观各个组成成分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决定了作为这些组成成分综合的“景观”也具有地带性。不同自然带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联性各不相同,控制这些相互关联性的水热平衡特点、表层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系统等机制也各不相同,这就是景观地带性的综合表现。我们可以根据一定地域的景观特征,即构成景观的各成分的复杂相互联系,从一个成分或要素的特征依次推导出其他成分或要素的特征。景观的这一性质,称为成分或要素的相互关联性。通常所称的地理相关法就是分析景观的这一特性。
总之,地带性表现为各组成成分和景观的性质沿纬度作有规律的更替,并且形成一系列东西延伸的区域单位。但是这些单位的实际分布只是与纬线大致平行。通常可采用一定的指标或指标组合在热量带范围内进一步划分出地带性区域单位,最常用的指标是气候、土壤和植被等方面的指标。这一级单位称为自然地带。自然地带还可进一步划分为自然亚地带、次亚地带等。因此大陆的地带性区划单位可有四个等级: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次亚地带。热力带可以贯穿海陆,故属于全球性的地域分异,但大陆和海洋的热量带仍有差别,两者的表现完全不同。通常认为,大陆自然地带具有断续横跨整个大陆分布的特点,大致与纬线平行,沿纬度发生更替,但实际上自然地带只有冻原地带、泰加林地带、赤道雨林地带比较明显横跨大陆分布,其他自然地带具有更大的断续性。各自然地带可以在不同的大陆重复出现,但都被大洋所切断。
2.干湿度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自然地带的实际表现是相当复杂的。首先,海洋的分布和影响破坏了纬度地带性的简单的南北分异规律,出现了沿海和内陆的地带纬线方向发生偏离,即东西向的干湿度地带性分异。其次,大范围的地势分异(大平原、大山系、大高原的分异)也影响地带性表现。实际上,地带性分异只在广大平原区才大致与纬线平行,而山地和高原区的地带性表现则相当复杂。海陆分布及其对比关系形成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差别,大陆内部和东西两岸各植被型的差别,以及景观的干湿度差别。这种差别常常呈经度分异的方向变化,故习惯称之为经度地带性,或称为干湿度地带性。大陆地带性的分异图式实际上是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共同作用的产物。实际的地带性表现除了在大多数大平原地区基本上与纬线方向平行外,其他地方可能与纬线呈斜交。地带的长度和宽度也各处不等,在地貌变化急剧的地方,或者是“大陆性地带”转变为“海洋性地带”的地方,地带可以发生尖灭或间断。
例如:欧亚大陆中部的大陆性草原地带和荒漠地带,便在向大陆东西两岸转变为海洋性森林地带时发生了尖灭,而森林地带在中纬度只分布于大陆东西两岸,在大陆内部也发生了间断。同时,某些“经度地带性”表现为主的地区,例如北美中纬的西部,也包含着纬度地带性的表现,即不同热量带中的草原、半荒漠、荒漠等地带的南北向组合不同。因此实际表现的地带性分异,并非纯粹的纬度地带性,而是叠加了干湿度地带性的影响,通常把其称为水平地带性。水平地带性按其分布图式,基本上可分三类:(1)某些大平原或低山丘陵分布区,特别是大陆内部的大平原,呈现纬度地带性分异。例如欧亚大陆内部的南北分异。(2)干湿度分异占优势的地方,呈现“经度地带性”分异,例如北美西部。(3)当海陆分布线与纬线斜交、热力和干湿度分异同时起作用时,水平地带的分布也常与纬线斜交,例如,我国的华北和东北区域的水平地带性表现。
3.大规模构造体系即所谓纬向和经向构造体系是另一类全大陆范围的地域分异。纬向构造体系在地质学上又称为东西向构造带,它有特定的纬度分异特点,即构造带之间的间距大致是 8°纬度,在中纬度表现尤为明显。如我国的阴山-天山构造带,秦岭-昆仑山构造带,喜马拉雅山构造带,以及表现不太明显的南岭构造带。纬向构造带与纬度地带性结合往往形成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线,如天山构造带便为西部中温带和暖温带的重要分界线;秦岭山脉为我国南北方,即暖温带和亚热带的重要地理分界线。经向构造体系表现为南北向构造带和山系。如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脉,欧亚分界的乌拉尔山脉,我国的横断山脉等,都是明显的经向构造带。这些经向构造山系常常成为大气环流的障碍,因而形成气候干湿变化的重要界线。山体愈高大、连续,这种影响愈明显。如南北美洲的西海岸山脉。更大规模的全大陆非地带性分异还表现在每个大陆的东部或西部边缘多为山脉,而大陆内部则为面积宽广的低地或平地。它们可能被一系列纬向构造带所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