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商 > 智商常识 > 正文

心理咨询的4大认识误区

  • 日期:2011-08-25 09:11
  • 来源: 网友网
  • 浏览:
  • 字体:[ ]

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尤其在极度焦虑的情况下,大都渴望获得外来的帮助。但由于每个人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认识不同,并且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存在着4种主要的认识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内心问题的解决。

  1.既然是成年人,应该自己能把握自己。

  通常讲,18岁就是成年人了。孔子也说:三十而立。但是,18岁虽然是法律规定的“成年人”标准,可从心理学的角度,18岁并不是心理成熟的标志。一个人的内心完善和成长,到了18岁这一年、这一天不会突然就发生了改变,不会一夜之间就长大。一个18岁以上的人遇到了问题,旁观者往往会有这样一个假设:“你都成年了,应该成熟了。”然后就总是责问:怎么还会这么不成熟?其实,这个假设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同样的,我们对待一对婚姻出现矛盾的夫妻,总是会说:你们都是大人了,怎么还这样?其实,每个人对待婚姻都是“初学者”,人是在经历中成熟的,而不是在时光中。所以,成年人需要心理咨询是理所当然的。

  2.看心理方面的书籍,期望能自己“治”好。

  遇到心理问题,看一下心理咨询方面的书籍,不能说没有作用。但是,这样的方式具体实用效果是很小的。因为书籍更多的是讲述道理,是以理论为主的。而对于我们每个具体的个人而言,道理听得太多了,很多人都是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来。这是因为我们拥有的是太多的道理,而不是方法。心理咨询给你的更多的是在现实生活里可操作的方法,而不是大道理。我们得了胃炎这些病,从来不会自己看医学书来自我诊治,都是去看医生。同样的,心理咨询是一门系统科学,心理咨询师是经过长期科学训练的专业工作者,我们信任科学,也就要寻求科学的服务。

  3.希望听讲座能解决个人的问题。

  教育孩子学习,家长们喜欢听高考状元的家长做报告。面对压力,人们往往愿意听专家的讲座。听讲座的方式,对你的启迪多,给你的现实帮助少;对你的人生方向有帮助,对你的实际困难帮助小。它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私密性。出于对个人隐私的考虑,听讲座的人不可能详细地、完整地讲述自己的实际情况,主讲老师也就无法针对你的实际情况为你提出有针对性的、实用的建议。

  4.混淆了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咨询专家的区别。

  现在说起心理咨询对专家有很多种称谓?比如“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专家”等等,让专业知识不多的人弄不明白。心理学像其他理科学科一样,存在着理论和实务的功能区别。心理学专家往往侧重理论研究、学术探讨,对于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心理咨询专家,则专注咨询实践,具有相对丰富的一线实际咨询经验,对个案接触较多,临床经验丰富,对于咨询者能提供有效的帮助。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心理学专业背景是评价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标准,仅仅凭借这一标准,是不可能获得实效性好的心理咨询服务的。一位搞学术研究的心理学教授,不见得能为咨询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我们去看病,最愿意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就是这个道理。

  ●链接:

  读者调查反馈:

  1.希望获得心理咨询服务,但对其不了解的,占62%;对其了解,但不知道从何处可以获得这种服务的,占38%。

  2.最愿意接受的心理咨询师的形象是:要求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占第一位;个人魅力,占第二位;年龄在30-45岁之间,占第三位。

  3.你愿意接受的心理咨询师类型是:朋友倾诉型,占78.8%;长辈指引型,占21.2%。

  4.你首先看重心理咨询师的哪个方面:实践经验,占100%;理论学术经验,为0。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