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理 > 物理百科 > 正文

电子双双成对,结伴而行

  • 日期:2009-07-25 07:49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自从1911年昂内斯发现超导电性以来,不少物理学家致力于从理论上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并相继提出了一些理论,在这些理论中最成功的则是BCS理论。BCS理论是巴丁、库柏、施里弗提出的超导理论(BCS为三人名字英文首字母的联合),由《物理评论》在1957年4月1日公开发表,所以说4月1日是BCS理论的生日。BCS理论的关键是库柏对概念。他们认为:金属中的电子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吸引力,使电子结成电子对,人称库柏对。但是我们知道,“同号电荷相互排斥”,两个电子均带负电,何以相互吸引呢?我们在中学里已经学过,金属是由原子组成的,譬如说铜导线,是由铜原子组成的,铜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铜导线中的铜原子排列整齐,行是行,列是列,形成一个很规则的空间结构,叫做晶格点阵。铜原子最外的价电子与原子核的结合力是非常松驰的,而成为自由电子,失去了价电子的铜原子叫原子实。通常,单个自由电子作无规则的热运动,不会形成电流。但导线两端加电压后,自由电子便有了定向移动,产生也流。由于电子在运动时经常地和原子实相碰,所以铜导线有电阻。
     那么,库柏对是什么呢?电子b在晶格点阵里运动时,吸引带正电的原子实,例如原子实1、2、3、4被电子b吸引而移动到1’、2’、3’、4’。晶格点阵本是电中性的,但在1’、2’、3’、4’附近,由于正电荷相对集中,造成该处相对呈正电性,而使这个区域对a电子有吸引作用,从而使a、b结合成为电子对。这就是说,金属中将有很多的电子对。但通常情况下,由于运动的混杂,a电子和b电子的“线索”很容易被“掐断”,使库柏对不能生成。只有温度很低时才行,温度越低,结成的库柏对就越多,接近绝对零度时,几乎所有的电子都结合成为库柏对。应该指出的是,库柏对中的两个电子并不是任意的,它俩必须是有着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动量,即它们的总动量为零。这样我们就可以来解释超导电性了。
     在很低温度(液氦温度)下,超导体中存在有很多很多的电子库柏对,电流由于这些库柏对的移动而形成。这时,原子实热运动对库柏对的定向移动不起什么作用,譬如一个电子受到原子实的作用,动量有些损失,但同时与它成对的另一个电子的动量,却又借助于原子实的作用,而有所增加,得失正好相消。总体看来,库柏对的总动量在运动过程中没有什么变化,原子实也没得到什么能量,因而表现出超导体在超导状态时的电阻为零,通上直流电时不会发热。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