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数学百科 > 正文

帮助学生探讨规律,举一反三

  • 日期:2009-06-28 07:54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例如,在讲“7 的乘法口诀”时,我是这样做的。因为上册书已学了 1—6的乘法口诀,学生对如何推导口诀已经比较熟悉,所以学习7 的乘法口诀时,我就试着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口诀。学新课前先研究两道准备题:①我们班每组有7人,第一组的7人加上第二组的7人,两组一共有多少人?再加上第三组的7人,三个组一共有多少人:……七个组一共有多少人?老师边提问边在表内填上
     让学生边看边想边回答。我问:“谁能看出这一行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用投影映出方块图,一行有7个方块,陆续出现2行,3行……7行,分别问:“这是几个7?一共有多少个方块?”研究这两道准备题的目的,是使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积分别是多少加深印象。然后我提问:“根据过去学过的口诀, 7 的乘法口诀应该从几乘以几开始编呢?”学生答:从 7×1开始。
     这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口诀,学生都编对了,我又接着问:你们把每句口诀和下一句仔细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答:被乘数都是7,乘数一个比一个多1,积一个比一个多7。我又问:这是为什么?学生答:7×1表示1个7,7×2表示有两个7,7×3表示有3个7,……7乘以几就表示有几个7,所以乘数多一个1,积就多一个7。当学生掌握了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后,我就让学生用这个规律直接编出8和9的乘法口诀,学生很快就编出来了。在编完9的乘法口诀以后,如果放松对学生的进一步要求,学生认识就会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不再去发现新问题了。
     因此,我继续提问:还有什么新发现吗?这时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大家积极动脑筋,找规律,过了一会儿,大家除发现每句口诀中的被乘数都是9,而后一句中乘数都比前一句中的多1,积一个比一个多9外,还发现积的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是9。我又启发他们:9比10怎么样?答:9比10少1。问:根据9的这一特点,你们还能找到一个什么规律来记9的乘法口诀呢?学生很快发现:9 和几相乘的积,就是几十减几的数。
     我问:为什么呢?学生答:因为1个9比10少1,2个9就比20少2,3个9就比30少3……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所以9和几相乘的积就是几十减几的得数。当学生看到自己发现了这么多新问题时,都很高兴,学习劲头也很足。由于这一部分口诀都是由学生自己按照规律动手编的,所以印象深,记得牢。当堂检查效果时,全班学生都把口诀记熟了,口算练习也全部正确。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