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是运动中心, 分成三节, 即前胸、中胸、后胸.前两节每节生有一对翅, 称为前翅和后翅, 专供飞行之用.每节生有一对足, 分别为前足、中足、后足.足是昆虫的运动器官, 主要作用是适於陆上爬行, 由於昆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迥异, 所以昆虫的足变化多端, 使之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有细长均匀、行走如飞的步行足(如叩头虫的足);有粗壮发达、适於弹跳的跳跃足(如蝗虫的后足);有进化成折刀一样的捕捉足(螳螂的前足);有变成桨一样的游泳足(龙虱的足);有能像铲子般掘上钻洞的开掘足(蝼蛄的前足);还有便於采集花粉的携粉足(蜜蜂的后足)等.真是"不一而足".
鱼类的四肢已进化成鳍在水中畅游, 鸟类的前肢进化成翼在空中飞翔, 真正称之为四足动物的该算是爬行类.爬行动物(除蛇亚目外)大多四足着地, 行动敏捷.但其中有的足的结构也相当奇特.
夏夜, 摇扇纳凉於户外, 常可见壁虎在纱窗、墙壁以及天花板上行走自由, 如履平地, 遇到惊吓更是一闪即逝.为何壁虎能有這样的本领呢? 原來它有与众不同的足.壁虎的趾间无蹼, 足端膨大为软垫, 上有许多微绒毛覆盖的鳞片, 其毛由角蛋白质组成, 长90 微米, 直径10 微米, 呈钩子形状.由於壁虎的指趾上有成千上万這样的微钩, 所以对物体表面的细小突起能轻易地抓住, 以保持身体平稳, 并快速前进.即使在看起來十分光滑的玻璃表面也有足够的突起供它抓握, 更不用說是凹凸不平的墙面了.如果把它放在磨光的平面上, 因表面极其光滑使它无法抓握, 壁虎便在上面寸步难行了.实验证明壁虎并不是依靠吸盘來运动的.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