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 > 动物 > 正文

昆虫的语言

  • 日期:2009-10-20 09:0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昆虫无真正的耳朵, 但它的听觉却非常灵敏, 且它們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比人宽得多.有些声音, 尤其是高频声波人听不到, 而昆虫却可以听到.

  昆虫接受识别声波刺激主要靠听觉感受器.昆虫的听觉感受器大致有三种: 听觉毛, 分布於昆虫的触角、尾须或体表上;江氏器, 位於触角的第二节里, 从外表看不出來, 是高度进化的听觉器官, 尤以蚊子最发达;鼓膜听器, 是外形明显的听觉器官, 如蝗科昆虫腹部的鼓膜, 蝉腹部的疆膜, 以及螽斯、蟋蟀足上的足听器.

  昆虫发出的声音各异, 其发声方式也不尽相同.

  翅膜振动发声.蜜蜂、苍蝇、蚊子等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 它們发出的嗡嗡声, 是靠翅上下振动空气产生的.

  虫体与其他物体撞击发声.黄蜂巢受袭击时, 警戒蜂则撞击巢侧壁示警;白蚁用头或大颚叩击蚁巢洞壁发声;有一种小蠹, 用头撞击树木, 发出像钟摆般的嘀嗒声.昆虫坚硬的上颚啃食物也能发声.

  摩擦发声.這是昆虫最常见的发声方式.发音器由音锉(又叫音齿)和刮器组成, 当二者协调动作、反复摩擦时, 就如同用薄板在梳子上摩擦一样, 发出"扎扎"的声音, 像蝗虫的音齿和刮器都长在翅上.

  膜振动发声.這是昆虫利用声鼓器发声的方式.雄蝉腹部第一节两侧大而圆的盖板下, 各有一片如同鼓皮一样的弹性薄膜, 叫声鼓.它的内面与肌肉相联, 肌肉舒缩, 声鼓便一上一下振动, 产生连续而高亢的蝉鸣.通过调节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强度, 蝉鸣的声音时高时低.

  气流发声.這是昆虫用"口"发声的极少数的方式.有一种天蛾发音器官是口器中的内唇, 当咽的肌肉收缩时, 吸入气流, 這股气流通过内唇与咽底狭小空间时受阻, 便发出幽长的哨声.

  昆虫通过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密切配合, 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声音通讯系统, 通过声波把昆虫个体紧紧联系在一起.

  奇妙的声音"语言"

  许多动物以其特殊的方式或器官发出声音, 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耳聪心慧舌端巧, 鸟语人言无不通."這是唐代的伟大诗人白居易对鹩哥所作的讴歌.人們对鸟语是非常熟悉的, 听其声、观其行, 创造出许多谐音与物候的谚语.鸟儿的"语言"既是同类之间沟通的信号, 也是警戒的信号, 求偶的"情歌".兽类中的犬吠、马嘶、狼嚎、虎啸、狮吼、猿啼都是走兽的"语言", 它們表达的意思也是警告、求偶、恐吓式争夺地盘等等.除此之外, 昆虫、鱼等也能用声音來交流信息.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