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斗敏感的野鸡
- 日期:2009-08-24 07:4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野鸡的体形较家鸡小些,尾巴却长得多,羽色也华丽多了。颈部为鲜艳的紫绿色,并具有一明显的白色颈环,环颈雉因此而得名。野鸡在繁殖期好斗,尤其是雄鸡。在交配期,以公雉为核心与其配偶组成“婚配群”,一般一公配多母(1∶2~4),极少数为一公一母。“婚配群”的活动范围较固定。一旦有其他公雉侵入,则公雉会拼命与之搏斗驱赶,直到把另一只公雉赶走为止。人工饲养的,也会发生争斗现象,也有“隔网斗架”的现象,直啄得弱者头破血流。雉鸡对外界刺激反应很敏感,尤其对色彩特别敏感。如看到身着艳丽服装的生人和听到噪音,则会惊慌得乱飞乱跳,甚至影响整群野雉。
故人工饲养时要保持环境安静,注意服装的色彩,避免参观。雉鸡野性较强。喜登高而栖。故饲养时应设有栖架。野鸡受惊时,往往斜线直向上,振翅而飞,而撞得头破血流或断翅。故饲养室边界宜用软性材料或加一层塑料网。公雉还不能适应母雉在巢窝内产蛋的习性,一旦蛋暴露就会去叼蛋,而对稍隐蔽的蛋则不会这样做。野鸡性情很活跃。脚强健,善于奔走,喜欢到处游走,行走时常左顾右盼,不时跳跃。雉鸡有很强的耐高温、抗寒冷的适应环境能力,所以地球上除南北极外,基本上都有它的足迹。它随季节变化只在小范围内进行移动,从不迁徙。所以野鸡是很容易饲养的一种动物。野鸡的亚种不同,其形态特征也不尽相同。
在此仅介绍目前人工开始饲养的三个亚种:华东亚种如美国七彩山鸡,雄性成雉鸡全长72~87厘米,其尾长42~50厘米,体重约1135克。其羽色五彩斑斓,非常华丽。颈部黑色,有绿色或紫色金属反光,颈的下方有一白色颈环,白环在前颈很窄,几乎断开。脚上具短距,即足趾上的角质距(斗争的利器)。雌性成雉鸡全长49~57厘米,尾长22~26厘米,体重在800克左右。其羽色远不及雄鸡之华丽,体羽大多呈黄褐色,杂以暗褐色斑,后颈部为黑色。脚上没有短距。东北亚种雄雉鸡全长约73~84厘米,尾长43~49厘米,体重1264~1650克;雌雉鸡全长61~61.2厘米,尾长22~29厘米,体重880~900克。头顶淡绿灰褐,有宽阔的白色眉纹;颈圈宽阔,后颈处稍狭;背草黄;胸浅棕红;两胁淡草黄。其他特征类似于华东亚种。河北亚种雄雉鸡全长80~95厘米,尾长约50厘米,重约1000~1312克;雌雉鸡全长53~63厘米,尾长约22~29厘米,体重545~875克。背、两胁较浓著;白眉纹较宽阔些;白色项圈也较宽,特别是前颈处。其他类似于华东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