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 > 动物 > 正文

中华分支睾吸血病

  • 日期:2009-08-19 08:15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中华分支睾吸虫病,简称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引起的。其虫体扁,色淡红,似茅头状。长平均1.5厘米,宽0.4厘米,雌雄同体。虫卵呈椭圆形,似西瓜子。虫卵自宿主体内排出被淡水螺吞入后,在其体内发育为尾蚴,尾蚴自螺体内逸出,钻入淡水鱼或淡水虾中,形成囊蚴,当人和动物吞食了有囊蚴的淡水鱼(虾)时,即可感染。感染后,其成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肝脏胆管内。人类感染后,约一个月左右表现出症状:高热,肝脾肿大,眼睛内巩膜黄染,有轻度腹泻、贫血、胆管炎和胆囊炎、浮肿、神经衰弱等。动物感染后,多无明显的症状,有些有腹泻、高热、可视粘膜黄染等。预防方法:一是管好人、畜粪便。对人和家畜的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使其污染鱼塘、湖泊、水库等淡水鱼虾生存的环境。二是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不吃生鱼或未经煮熟的鱼虾。本病的治疗以病原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即一方面用吡喹酮、六氯对二苯等驱虫,另一方面注射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