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业的天敌
- 日期:2009-08-30 11:17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澳洲的饲养业遭受着两大祸患的困扰,一是野兔成灾破坏草场,二是野犬为患威胁着羊群。犬是澳洲仅有的高等哺乳类动物,而且只有两种,一种是澳洲野犬,一种是家养的牧羊犬,二者作用相反。野犬破坏着澳大利亚的饲养业,是羊群和其他动物的天敌,而牧羊犬则效忠主人保护羊群。澳洲野犬形状和家犬相似,只是毛色像狐狸,性情凶猛,不易驯服,它的吠声不是长声哀嚎,就是发出连续的短促声,完全不同于家犬的吠叫声。它们常栖息于岩缝、树洞、地穴里,繁殖能力很强,每胎能生5~8仔,除塔斯马尼亚岛外,几乎遍布全洲。
澳洲野犬又称澳洲红狼,因为它长得像狼,又凶残成性同狼一样而得名。澳洲野犬,被人认为是一种不能驯化的食肉类动物,而未能加以驯养。由于澳洲野犬数量大,分布广、性情凶残,几百年来,澳洲大陆的珍贵动物——袋狼、袋獾彻底被灭绝,敢和它搏斗的大袋鼠,也常被它伤害。对澳洲的养羊业,这种野狗的危害就更大了。据统计,澳大利亚每年死于野犬爪下的羊至少有几十万只。野犬攻击羊群,使牧羊犬和它们的主人防不胜防,致使一些受野犬骚扰严重的地区,因对这种猛兽的防犯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放弃养羊业改为养牛。从在澳洲发现的大量化石得知,远在冰河时期,这种野犬就广泛存在于澳洲各地,但现今的野犬是否是那时野犬的后代,尚不清楚。
有人认为现今遍及澳洲的野犬是西方殖民者登上澳洲以后随移民而带来的,也就是说如今的澳洲野犬当初全是家犬,由于偷吃羊羔被主人赶出后变成了野犬。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是根据古生物化石,证实在1.5万年前,澳洲野犬原属家犬。既然野犬的祖先是家犬,则野犬就有可能“改邪归正”。因此,有人依据澳洲野犬不伤人,又是猎捕野兔的能手,所以主张驯化它,澳洲野兔破坏草场是发展牧羊业的最大敌害,而澳洲野犬是捕食这种“害物”的猛兽,这对发展牧业有益,用犬制兔,进而保草促羊,使饲养业顺利发展。自然界的生物往往彼此依赖,相互关联,组成严密的生物链,以此维持生态平衡。在澳洲野兔与羊争吃牧草,兔子危害草场,澳洲野犬捕食野兔,抑制了野兔的发展,这有利于饲养业。如能将野犬驯化成家犬,变害兽为益兽,无疑会使澳洲牧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