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讯(记者 张雪芬)“女儿,快回家吧,妈妈再也不打你了。”昨天,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17岁的女儿离家出走3天了,令家人心急如焚。
据王女士介绍,17岁女孩蒙蒙(化名)家住阿城区,闲暇时喜欢到网吧上网聊天。前段时间,蒙蒙的母亲发现女儿有了男朋友,经询问,原来蒙蒙通过上网聊天结识了一位家住市内、年龄和她相仿的男友。蒙蒙母亲既为女儿担心,又感到十分生气。
16日中午,蒙蒙和母亲又因为“男朋友”问题吵起来。母亲禁止蒙蒙以后上网聊天,更不许再和她的男友往来,倔强的蒙蒙不同意,母亲一怒之下打了蒙蒙一巴掌。蒙蒙独自哭了很长时间,后来,便拿了个包开门离开了家。当时,母亲以为她生气离开一会儿,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回家。等到天黑以后,蒙蒙还没有回来。家人着急起来,可是找遍了所有亲戚、朋友家都没有找到蒙蒙。第三天,蒙蒙的一个表姐说,蒙蒙用公用电话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说她在哈尔滨市内,她要打工、挣钱,自己养活自己。几经周折,蒙蒙母亲找到蒙蒙的网友,该男孩表示,蒙蒙只给他打过一次电话,就再没有和他联系。
蒙蒙的母亲说,孩子离家时只穿了件蓝色的薄棉袄,一条牛仔裤,身上只有200多元钱。近两天,天气降温,家人十分担忧蒙蒙的温饱、安全。蒙蒙父母已经放下手中工作,四处寻找蒙蒙。3天过去了,母亲更是每天以泪洗面,盼望女儿回家。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记者截稿之前,蒙蒙的姐夫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已经找到蒙蒙了。原来,离家出走的蒙蒙身上没有钱了,只好向家在市内的表姐打电话求助。表姐“稳”住蒙蒙后,与蒙蒙的父母找到了蒙蒙。
对此,哈尔滨市一位心理专家表示,日前,青少年深陷网络的很多,作为父母,应以“做朋友”的心态教育、疏导孩子,帮助孩子认清网络的好与坏,让孩子健康成长。要避免对孩子“动粗“,因为青少年正处性格叛逆期,一旦家长“动手”,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过激反应。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