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逆境:最大限度地激活学习潜能
张晶从小学三年级直接跳级上初中,几乎令所有老师和同学感到惊讶。除了父亲外,没有人支持她的举动。
张扬有他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他和女儿讨论过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观点——群体影响论:把一个年龄较小、发育尚不成熟的孩子,放到一个年龄较大、发育相对成熟的群体中,、在这个群体的影响下,孩子的心智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他(她)的思维能力、心智水平、处事原则、个性气质会向成人群体趋同。
仅有两年小学学历的张晶勇敢地把自己置于在各方面都比自己成熟得多的大哥哥、大姐姐中,她要让自己始终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超越的良好竞技状态。初一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全班54名同学,张晶考了第二十二名。张晶对这一成绩十分满意,这说明,她已经跟上了初中的学习,这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她在复习、巩固中掌握了初一的知识及小学的全部知识。从初二开始,她逐步显现出了她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好多比她“基础扎实”的同学都掉到了她的后面。到初三时,她的成绩已经排在全班前五名。
上高中后(由于是本校教师子女,张晶直升高中),张晶进入尖子班学习。尖子班集中了成都市各个学校的中考状元,每个学生的成绩都相当拔尖。而这时的张晶才11岁,与她同龄的孩子大多数还在上小学六年级。学校领导和不少老师对张晶的发展十分关注,不少人对张晶连连跳级的行为表示忧虑。果然,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在各路高手云集的实验班里,张晶考了倒数第一名!
舆论和自卑向张晶袭来,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张扬一点也不紧张,给女儿分析说:“这种情况是完全正常的,这只是说明你和别的同学起点不同。从小学到初中你都一路跑过来了,哪一次你都是站在最末的起跑点上,可事实证明,凭着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你都轻松地越过了对手。这次你同样会赶上并超过他们的!”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