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女孩的青春“三级跳”(2)

  • 日期:2012-02-02 11:58
  • 来源: 优学
  • 浏览:
  • 字体:[ ]

    直接从二年级开始学习,张晶学起来确实有些吃力。期中考试,全班同学绝大多数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而张晶的平均成绩只有80分,落到了全班倒数第五名。张晶垂头丧气地把这一成绩告诉爸爸。爸爸没有责怪她,而是笑着说:“你考到这个成绩已经很了不起了,说明你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只是还不够熟练。我并不追求高分和满分,我看重的是学习的潜力和学习过程中的赶超能力。像一轮万米长跑一样,你刚刚才起步,年龄小现在看起来是你的劣势,但这将很快变成你的优势。由于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重复旧知识,你会保持随时接受新知识的最佳竞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会不断赶上他们并超越他们!”
    期中考试以后,张晶的成绩果然慢慢追上来了。到期末考试,她由倒数第五名,升至顺数第十五名。
    1993年8月,张扬由乐至县江湍中学调到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中学任教。张晶随爸爸来到青白江区,进入大弯小学三年级学习。这一年,张晶的学习十分稳定,在大弯小学这样的重点学校里,张晶的成绩始终名列前三名。张扬决定,下一年,张晶直接跳到五年级学习。
    哪知,1994年,张扬的工作又一次变动,由大弯中学调到四川省重点中学——成都玉林中学任教,学校决定让他接手初一新生班的数学教学。由于新生班提前半个月开学,张扬将张晶放到自己任教的初一新生班里,看她能不能跟上初中的课程。
    在初中班里,张晶刻苦学习,认真听课,由于好多知识对她来说都是新奇的,因而她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每天都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和能力,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巨大快乐,成绩提高十分明显。新学期开学后,张晶不愿意再回到小学学习,她主动要求上初中。

                                 设置逆境:最大限度地激活学习潜能
    张晶从小学三年级直接跳级上初中,几乎令所有老师和同学感到惊讶。除了父亲外,没有人支持她的举动。
    张扬有他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他和女儿讨论过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观点——群体影响论:把一个年龄较小、发育尚不成熟的孩子,放到一个年龄较大、发育相对成熟的群体中,、在这个群体的影响下,孩子的心智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他(她)的思维能力、心智水平、处事原则、个性气质会向成人群体趋同。
    仅有两年小学学历的张晶勇敢地把自己置于在各方面都比自己成熟得多的大哥哥、大姐姐中,她要让自己始终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超越的良好竞技状态。初一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全班54名同学,张晶考了第二十二名。张晶对这一成绩十分满意,这说明,她已经跟上了初中的学习,这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她在复习、巩固中掌握了初一的知识及小学的全部知识。从初二开始,她逐步显现出了她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好多比她“基础扎实”的同学都掉到了她的后面。到初三时,她的成绩已经排在全班前五名。
    上高中后(由于是本校教师子女,张晶直升高中),张晶进入尖子班学习。尖子班集中了成都市各个学校的中考状元,每个学生的成绩都相当拔尖。而这时的张晶才11岁,与她同龄的孩子大多数还在上小学六年级。学校领导和不少老师对张晶的发展十分关注,不少人对张晶连连跳级的行为表示忧虑。果然,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在各路高手云集的实验班里,张晶考了倒数第一名!
    舆论和自卑向张晶袭来,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张扬一点也不紧张,给女儿分析说:“这种情况是完全正常的,这只是说明你和别的同学起点不同。从小学到初中你都一路跑过来了,哪一次你都是站在最末的起跑点上,可事实证明,凭着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你都轻松地越过了对手。这次你同样会赶上并超过他们的!”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