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壮士·共同感受
几代人回忆的狼牙山
在葛振林英雄离开人世时,许多人回想起了当年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情景,记者采访时发现,不同年代的人学后对五壮士有着不全相同的感受。
担心有人不懂历史
采访对象:孙国勇
单位职务:大型企业动力部门工程师
学习时间:上世纪60年代
孙国勇是在“文革”那个动荡年代学的《狼牙山五壮士》。他说:“一个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一批让后人永远无法忘怀的英雄形象。”
“我看到‘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故事时,激动得连觉都睡不着了。”孙国勇告诉记者,从那时开始,他就在心底暗暗发誓,要为国家好好读书。如今最让他担心的是,现在还有人不懂得这段历史,所以用《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教育这些人,很有必要。
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观
采访对象:吴耀国
单位职务:私企老板
学习时间:上世纪70年代
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下悬崖距今已有60多年了,在小学就读过《狼牙山五壮士》的吴耀国,脑海中一直藏着五壮士跳崖的画面。吴先生告诉记者,五壮士的行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
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采访对象:陈思莹
单位职务:小学五年级学生
学习时间:2004年10月
“对五壮士的壮举,我觉得非常可敬。”刚学过《狼牙山五壮士》的小学五年级学生陈思莹告诉记者,学习之前,老师先让他们看了“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她被五壮士的跳崖壮举所感动,她觉得不是每个人站在狼牙山顶时,都能义无反顾地跳崖,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勇敢、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对五壮士最好的概括。”
五壮士给了我力量
采访对象:何国栋
单位职务:天心区铜铺街小学教导主任
学习时间:1984年
30多岁的何国栋,从事教育工作,如今已成家立业。何国栋觉得,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给了他生活的启发,在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想到向他们学习,克服一切困难。何国栋觉得“狼牙山五壮士给了我力量”。
觉得幸福来之不易
采访对象:沈芳庭
单位职务:外贸公司外联专干
学习时间:1992年
参加工作已两年的沈芳庭,是公司骨干人员,她告诉记者,当她在小学五年级学到《狼牙山五壮士》时,她的第一感受就是觉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五壮士的故事给了她很大的触动,那就是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新报记者 孙云 陈文静 实习生 黎涛 蒋毅
怀念壮士·人物志
葛振林
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阻击日军战斗中,为掩护部队的安全转移,葛振林与4位战友跳下悬崖,葛振林与宋学义挂在树上,后被战友救护归队。伤愈后,葛振林先后投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历经10年烽火岁月,身经百战,屡立战功,曾荣获全军二届英模奖章。朝鲜停战后回国,历任湖南省警卫团后勤处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大队长、衡阳市人武部副部长,衡阳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1982年离休。担任全国近200家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
2005年3月21日晚11时11分,在湖南衡阳169医院,顶天立地的老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因病经抢救无效,心脏停止了跳动。当年,因为狼牙山那惊心动魄的一“跳”,他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英雄已去,天地含悲。一些人重新翻出小学课本,捧读《狼牙山五壮士》,不禁泪如泉涌,五壮士的英雄壮举的确感动了几代中国人。有关葛振林的故事在这场凄风冷雨中再次打动了群众的心。在衡阳市委宣传部,记者重新了解了这段悲壮的历史。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