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秦末汉初时的著作.因它保存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所以, 自它问世之后, 人們研究动植物, 都把它当作必读的教科书.由於该书成书年代较早, 在辗转相传的过程中, 有许多文字脱落, 甚至写了错字、别字, 所以给后人的阅读, 带來了很多困难.再加上文字古朴, 后人就更难理解了.为此, 一批为《尔雅》作解释的人便应运而生.其中最有名的注释家便是晋代的郭璞.
郭璞注解《尔雅》, 并非简单的注释, 而是广征博引, 解释各种动物、植物的通名和别名, 并根据自己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 对多种动物或植物的形态与生态特征, 作了形象而生动的描绘, 从而丰富了该书的内容, 推进了生物学的研究.
例如, "鼯(wú)鼠", 《尔雅·释鸟》仅记其别名为"夷由", 但郭璞在注释它时, 则描述道: "鼯鼠, 形似蝙蝠, 肉翅.翅、尾、项、肋部等处的毛为紫红色, 背上的毛为青灰色, 腹下的毛为黄色.它的嘴边颌下杂缀着白色.脚短爪长, 尾巴长三尺左右.会飞而且还能喂养小鼯鼠.飞翔时, 能从高处往下滑翔, 但却不能从下往上起飞.
" 又如, "柱夫", 《尔雅·释草》也是只记了它的别名"摇车", 并没有多加說明, 而郭璞却解释說: "蔓生, 细叶, 紫花, 可食用.现今俗称翘摇车."
郭璞的這些描述, 虽然还不够精细, 但它却大大发展了该书的分类描述, 并为后來的动植物分类研究,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 也表明了当时的人們对动植物的认识水平.
郭璞不仅发展了该书的分类描述, 还开创了动植物分类研究的图示法.這在生物学史上, 是有重要意义的.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