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富兰克林

  • 日期:2010-02-23 13:54
  • 来源: 学生社区
  • 浏览:
  • 字体:[ ]
  电, 对生活在我們這个时代的人來說实在是太熟悉了.电的用途是那么的广泛, 可以說现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 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中更离不了电.电已经成为今天人类生活的基本能源之一.

  在电学的先驱者中, 第一个应该介绍的人物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因为在人們的心目之中富兰克林几乎成了电的化身, 因为他"从天空夺得了闪电"而震动了世界.

  1706 后1 月17 日, 富兰克林出生在美国一个贫困的家庭.富兰克林的父亲以制造蜡烛和肥皂为职业.富兰克林从小聪明好学, 8 岁时进学校读书, 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由於家中兄弟姊妹多, 家庭经济困难, 他只上了两年公学、一年私塾就辍学了.11 岁的富兰克林整天在父亲的店铺里打杂. 12 岁时, 富兰克林到大哥开的印书店去当学徒.做一名印刷工人.虽然工作繁重, 但他还是抓紧一切机会读了大量的书籍, 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這对他以后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1723 年, 17 岁的富兰克林告别了故乡波士顿, 踏上了人生新的征途, 自己去闯天下了.在他25 岁那年, 富兰克林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图书馆 ——费城图书馆.他是那么喜欢读书, 他曾经說过: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富兰克林勤奋好学, 27 岁时开始学习外文.不到3 个月的时间, 他就能看法文书了.他又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会了意大利文, 接着又学会了西班牙文和拉丁文.在他40 岁左右, 才开始致力於科学技术研究.

  1745 年冬天, 电学界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德国的科学家克莱斯特和荷兰的科学家马森布罗克几乎同时发现了电震现象和制作了莱顿瓶.电是什么呢? 看不见、摸不着、稍纵即逝、一瞬而过, 所以人們无法保存, 用起來很不方便.莱顿瓶就是为电而造的一座"仓库".莱顿瓶因诞生在莱顿城而得名.它的构造是在玻璃瓶的内外表面都贴上锡箔, 电荷经由一根黄铜链穿过瓶塞进入瓶内, 积累在锡箔上.当人接触到带电的莱顿瓶时, 就会受到强烈的电击.同时它还会产生出电火花和"噼噼啪啪"的爆裂声.莱顿瓶第一次实现了使电可以人工控制的梦想, 为人們进行电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当时很多科学家都用莱顿瓶做过实验, 富兰克林也是其中之一.他注意到电火花发出的光和爆裂声, 心想, 這或许可能是一种非常微小的闪电和雷鸣.要不然, 从另一个角度來看, 天上威严的雷鸣电闪, 恐怕就是由地球和天空這整个行星所构成的巨大莱顿瓶中电的相互作用呢.

  因此, 富兰克林决定做一个实验.

  1752 年7 月的一天, 天气闷热, 天色很暗,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起, 來到渺无人迹的旷野里.他們准备了一个大风筝, 這个风筝是用丝绸做的, 风筝的顶端安有一段长长的铁丝, 牵引风筝的是一根麻绳, 绳的末端系着一块绸带, 在绸带和麻绳之间还挂了一把钥匙.他們还带來了一个莱顿瓶.突然间天空乌云滚滚, 雷声隆隆, 捕捉天电的好时机到來了.他們立即行动起來, 风筝迅速地被放入高空.

  随着风云积集, 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长空.一块雨云从风筝上空迅速地滚了过去, 倾盆大雨自天而降.富兰克林站在屋檐下仔细地观察着风筝的每一个细节.他发现牵引风筝的绳索上毛茸茸的纤维一下子竖立了起來, 就像实验室中毛皮带电的情形一模一样.富兰克林小心地用手触了触钥匙, 只听 "噼啪"一响, 一个蓝色的电火花跳了出來, 他的手腕一阵发麻.這說明, 风筝上的铁丝传导了雷电, 被淋湿了的牵引线绳又把雷电传到了下面的金属钥匙上.接着, 富兰克林再把风筝升高一些, 把钥匙接在莱顿瓶上, 开始將雷电储存起來.富兰克林的预言被证实了.闪电确实是一种放电现象, 它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电闪雷鸣就是天空中的莱顿瓶在放电, 雷雨云是一个电极, 大地是另一个电极.举世闻名的电风筝"费城实验", 打破了天电的"圣火"之类的神话, 科学地說明: 雷的原因是电造成的.

  在這次实验中, 富兰克林真是侥幸, 他深知這次实验有多危险, 它可致人於死命.但是, 为了探求真理, 他將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第二年的7 月 26 日, 俄国的两位科学家为了重做這一试验, 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被闪电当场击死.

  富兰克林的实验和观察导致了避雷针的发明.這是电学的首次重要应用, 也是当时唯一的应用.富兰克林建议在建筑物屋顶设置尖头金属杆, 并把与多属杆相连接的导线引到地面, 這种避雷针能使云层安全放电, 因而能保护建筑物本身.1782 年, 仅费城一地采用的避雷针就有400 根.富兰克林抵挡住了天神宙斯的大炮.200 多年过去了, 避雷针仍然忠实地屹立在世界各地的高大建筑物上.

  富兰克林在电学理论方面也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富兰克林创造了许多电学用语, 這些词汇在现代电学中仍然使用, 例如: 正电、负电、电池、电容器、充电、放电、电击、电工、电枢、电刷、导体等等.

  他根据实验提出了著名的"电荷守恒"概念, 并用数学上的正负概念來表示两种电荷的性质.他說明了电的來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 以及某些电介质的特性.

  富兰克林对科学的贡献远不止這些, 他还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 尤其著名的是改进了火炉, 发明了老年人戴的双焦距眼镜.他设计了一种结构合理, 既可节省燃料又容易散热的新式火炉, 后來被命名为"富兰克林式"火炉.火炉发明后, 有人曾建议他申请专利权, 并說: "您为人类造了福, 所以您应该拥有专利权, 作为我們对您的发明的酬谢."富兰克林却說: "不, 该受我酬谢的人可多着呢, 难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别人的发明还少吗? 我觉得, 要是我做出了一点小小的发明, 我应该把這个发明慷慨地献给大家, 作为我享受别人发明的酬谢."

  富兰克林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科学巨人, 他还是美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在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中, 他不止一次出使伦敦, 代表北美人民的利益与英国殖民当局进行面对面的斗争, 迫使英国废除强加在北美人民头上的不合理条款.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老年的富兰克林代表初建的美国出使法国, 为赢得法国的同情与支持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因为人类已经进入了理性的时代, 有知识有觉悟的法国人完全拜倒在這位曾经驯服了空中闪电并將它引到地面的伟人的脚下.美国的胜利诞生, 大可归功於那只飞翔在雷雨中的风筝!

  1790 年4 月17 日, 富兰克林与世长辞, 终年84 岁.美国人民怀着深切的悼念之情, 为他致哀1 个月.富兰克林一生中曾担任过许多高级职位, 但是在自撰的墓志铭里, 却自称"印刷工富兰克林".

  在晚年, 他还对科学充满了希望, 他曾這样写道: "科学的迅速发展使我有时感到遗憾, 我出生的太早了."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