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中小学生开学 孩子最幸福的10件事无关学习(3)
- 日期:2011-11-28 10:15
- 来源: 学习方法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孩子的幸福,可想而知,除了玩,还有什么?我2岁多的儿子,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可以去沙坑玩沙子。而我15岁读中学的外甥,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可以不用去上学。孩子天生都是 “好学狂”,但是,现在却都在厌学。让一个“好学狂”变得厌学,中国的老师们做到了。
在哈佛大学有一门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叫做“幸福课”,讲课的是年轻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儿。他是这么定义“幸福”的——“幸福,应该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他的讲课中提到——“学校,是一个可以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觉得开心而有意义的事情。 ”按照他的定义,我们的孩子们在学校是应该可以获得幸福的,但是我们没有。
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不幸福?在我们的调查中,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是孩子们认为最不幸福的事情。孩子幸福感的获得,很多都依赖于成人。可是,在与孩子谈“幸福”之前,大人们先要给自己上一堂“幸福课”,问问自己“什么是幸福? ”“我幸福吗? ”
成人的世界总是在追逐着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把目标满足后的放松,误认为是“幸福”,而忽略了眼前。所以我们灌输给孩子的幸福观也是如此:现在好好上课,将来才能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才能有幸福的生活。可是这样真的就会幸福吗?这只是“幸福的假象”,真正的幸福一定是持久的,来源于内心的,体现着人的优势和美德。
让一个孩子幸福,我们该做的,就是给他创造能够让他真正幸福的环境,让他有喜欢的课上,让他有喜欢的书看,让他有喜欢的地方可以玩,让他有真心喜欢的人去爱……
而这些显然不是这堂 “幸福课”能做到的。
幸福布道者泰勒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感觉不到痛苦:精神病人和死人。所以,能体会到痛苦是件好事,说明我们至少还活着,精神正常。允许你自己做个性情中人,接受所有的负面情绪吧。”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讲师泰勒·本—沙哈儿在诠释“幸福”时,先谈起“痛苦”。
在泰勒看来,人性本身就包括了各种正面和负面的情绪:快乐、嫉妒、满足、郁闷……“看看小孩子们,他们总是前一分钟哭后一分钟笑。我们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特地去回避那些负面情绪,非要时时让自己快乐积极不可呢? ”泰勒说,幸福,应该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但他的幸福课不是武林秘笈,不会让你听过后就突飞猛进,追寻快乐需要勤奋的实践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