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民办高校负责人无奈地表示,民办高校招生门槛的降低,也导致了“出口”的萎缩。“我们在2004年左右招生时,考生高考成绩大都在400分左右,而现在录取的考生甚至不足200分。”该负责人表示,为了招到足够的学生,民办高校门槛一降再降,学生质量逐年降低则导致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受阻,“出口”不畅通,反过来又影响学生“进口”与民办高校的口碑。“学费贵过清华北大,学生生存能力比不上农民工。”成为了一些人对民办高校的评价。
教学仪器陈旧落后
记者查阅了多所民办高校的网站,学校拥有教学仪器设备的价值、图书馆藏书数量是每所学校简介中极为突出的内容,但实际上很多学校,这些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数字。蒋雯说有一次学校要通过一项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就是图书馆的藏书量,为了蒙 混 过关,学校找了空纸箱子堆 在 图 书馆,然后上面 用 布 盖上,检查人员 来 了之后,学校表示图书馆刚刚建成,图书装在箱子里还没发摆放,而实际上纸箱里全都是空的。
记者采访多名民办高校师生获悉,一些民办高校除了图书馆藏书有限外,校方用于教学的仪器和设备同样陈旧、落后。以小朱同学为例,他学的专业是汽车工程,在了解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时,学校为学生们提供的竟然是一台拖拉机——拖拉机烧的是柴油而汽车烧的是汽油,两者的工作原理是截然不同的。
据介绍,硬件设施较差是民办高校的通病,这也是大部分民办高校里文科类专业偏多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民办高校开设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旅游、会计等文科专业,以及个别应用性较广的学科领域,而这些专业恰恰是市场上最难找到工作的专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专家表示,同样一个班,同样的学生规模,理工科专业的投资是文科的数倍。这是因为学理科,不但要投资一大笔钱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场地,采购设备器材,而且理工科的老师比较难找,并且工资费用也比文科老师高。相比之下,开设文科专业,只要有几本书、一盒粉笔和一块黑板,就能搞定,并且师资来源不缺乏——返聘高校退休老师,退一步讲,找一些在读的研究生、本科生兼职也行。为此,上述民办高校出现“本科生教本科生”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专家观点
招生欺骗民校饮鸩止渴
去年,青岛某民办高校在省内的招生计划为2800人,而实际只有280人报考,巨大的招生缺口,让原本就步履维艰的学校雪上加霜。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学校高薪聘请了众多招生人员,希望扭转去年的招生颓势。
一位民办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年出现招生缺额不可怕,最令他们担心的是由于招生引发的恶性循环。该负责人表示,这几年来民办学校的招生都不太景气,招生缺额大的学校肯定将陷入恶性循环。
省教育厅的有关负责人则表示,民办高校都有相应的企业或者董事会支撑,需要利润的回馈,没有资金支持学校发展,部分学校就会变得很“短视”,在高考填报志愿阶段通过虚假、夸大宣传来招揽学生,长此以往学校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口碑越来越差,招生就会更加困难,通过坑蒙拐骗或者忽悠的方式招生,此举可谓是在饮鸩止渴。
■权威数据
不足一成人对民办高校看好
2012年12月25日,山东社科院省情综合研究中心发布了《2010年山东民办高校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考生和家长对民办高校的现状及前景却并不乐观。3875份有效问卷中,有40.25%认为目前民办高校鱼龙混杂、良莠不齐,37.5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而仅有8.72%的人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记者手记
提高办学门槛避免短视行为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