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流行语 你还能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吗?(2)

  • 日期:2011-10-06 09:45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筠筠说,课间活动和课下游戏时间,同学们也经常说些流行语。同学们遇到难题不会做时,筠筠就会热情地去帮助解答。“他们在遇到不会的习题时,就会说‘这题太Boss了’,就是说太难了。”筠筠讲道。还有的小男生,会在放学的时候和来接他的母亲说:“妈妈,今天老师发了一个好东东。”而像“东东”这样的词汇,也一样让许多家长难以理解。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将中文与英文掺和在一起,也是这些孩子们很流行的一种说话方式。英语课上,老师会给同学们一些英文的句子,在句子中会强调一些生词。譬如,我的书房里有一把椅子。其中,“椅子”是生词。筠筠和同学们就只读:“我的书房里有个chair。” 

  中英混搭、网络语言、数字代码成为现在校园里学生们发明流行语的基础元素。比如,数字代码的流行语有:88(拜拜)、886(拜拜了)、7456(气死我了)、847(别生气)、286(反应慢、落伍)等等。引入英语或拼音字母缩写的流行语有:faint(晕)、KL(恐龙)、PMP(拍马屁)等。来自网络语言的流行语就更多了,比如:恐龙(不漂亮的女生)、青蛙(不好看的男生)、郁闷、东东(东西)、魔兽、CS等。

  一些热衷说校园流行语的中学生告诉记者,要想说好流行语,要的就是一个“知识面”,必须得把最近流行的游戏啦、小说啦、还有大家喜欢说的一些句子熟悉起来。其实这就是枯燥学习生活之外的一种调剂,要的就是个好玩,没有人特别认真的。虽然也有不少同学对校园流行语不感冒,但并不妨碍大家之间的交流,只不过觉得说些好玩的、幽默的词句,彼此之间的交往能更轻松些。

  河西区某中学的初中班主任杨老师表示,关于学生们说的流行语,老师们课后也有议论,有时也觉得自己跟不上孩子们的变化了,他们说话有时中英文混搭,有时说一串数字,还有的干脆说上了韩语和日语。当班主任这么多年,以前找学生聊天也就是说说学习情况、聊聊家里的事情,现在虽然也聊这些话题,但是觉得自己还应该再多一项“功课”——了解孩子们都喜欢说什么话,玩什么游戏,这样才能知道他们的喜好,有的年轻老师甚至还学会了跟孩子们联机打游戏,只有多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吧。

  家长看待流行语:

  我们都OUT了

  面对筠筠层出不穷的流行语,父亲孟先生也经常对小丫头的话感到一头雾水。筠筠父亲印象最深的一个流行语就是:你OUT了。“这词是和她学的,一开始听到这词都愣住了,后来才知道是过时、落伍的意思。”孟先生说。

  在家里,筠筠的奶奶和孙女的接触最多。“平常她在家里,经常语出惊人,说些我听不大懂的话。记得筠筠上一年级的时候,我还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把她的那些有趣的话记录下来。”筠筠的奶奶告诉记者。

  筠筠曾经形容自己的妈妈是“宅女”。母亲张女士很奇怪,就上网查找“宅女”的含义。原来这个词是指天天窝在家里、很少出门的女士。“当我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后,就和女儿说,妈妈不能当宅女呀,否则就没有钱给你买好吃的了。”张女士回忆说,“可没想到她却说,那你还唠叨什么,快去上班吧!”

  母亲张女士说:“现在的孩子都和网络接触较多,很多话都是从网上流行起来的。我们大人要是不跟着上网充电,有时候还真不知道孩子们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而且他们的思维都很跳跃,想的和大人不一样,所以说的话有时也让我们这些家长难以理解。”

  筠筠的父母都表示,社会上一些流行的成语换同音字的现象也对孩子们在语言的理解方面形成了误区,自然会影响孩子们的正常学习。希望媒体能够正确地引导孩子。说流行语可以,但要尽量符合一定的思维习惯与语言规范。

  专家观点:

  不应压制

  但要正确引导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