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比例明显提高

  • 日期:2009-10-09 08:33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新华网呼和浩特10月8日电(记者 勿日汗)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族女孩苏日娜今年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但没有像她的爷爷奶奶预期的那样在家乡引起“轰动”。

    “20年前我弟弟考上大学走的时候,乡亲们还把大学看成是高不可攀的殿堂,每个人都羡慕我们家。到现在,我们嘎查里几乎每家都有个大学生,考上大学也不是什么新奇事了。”苏日娜的母亲阿拉腾花说。虽然苏日娜的大学之行,没有达到像她舅舅一样的“轰动”效应,但却折射出了内蒙古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内蒙古教育事业十分落后,千里草原上文盲、半文盲率高达90%以上,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19%,其中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7.2%。而到了2008年末,内蒙古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9.81万人,比1952年增长近601倍,其中少数民族每万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185人,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厅长李东升说:“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内蒙古少数民族在校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19%,略高于人口比例,到了高中阶段比例接近21%,在高等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在校生的人数超过了27%,在研究生教育阶段,高于30%。”

    以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育,是内蒙古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形式。目前,内蒙古已逐步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以蒙古语授课为主的教育体系,接受蒙古语授课的约占蒙古族学生总数的65%。

    为满足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内蒙古有关高校在普通文理科和临床医学专业设置了民族预科班,在我国高校中最早设立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三个少数民族预科班。另外,内蒙古高校还承担了为新疆、河北、辽宁等八省区培养蒙古族师资的任务。

    如今,内蒙古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学校的14.27万名学生全部享受助学金,少数民族学生基本上可以做到不花钱念书、寄宿。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从2007年起,每年安排2000万元的民族教育专项经费,提高民族学校办学水平。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