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教育局长免职当晚调动上百名农村教师进城(2)

  • 日期:2009-09-16 10:14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调动规模到底有多大

    如此大规模的人员调动,给武安市的教育系统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记者找到武安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杨淑斌,他先表示愿意提供材料证实这次人员调动的规模,但随后又说采访须经过宣传部门批准,因此拒绝提供数据。

    但他承认,开调令是原局长冯云生的意思,“工作要有延续(性)”。他并没有向新任局长祁有山汇报,新局长当时并不知情。

    网上之前流传的帖子称,新任局长祁有山于8月19日晚与冯云生进行交接后,只收回了财务章,却没收回人事章,致使冯云生等人有操作的空间。

    祁有山在电话中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他在19日接任以后,20日即回到交通局处理交接事宜,因此,财务章和人事章都是在21日才接管的。但他不愿意回应这一过程的详细细节。

    杨淑斌表示,农村教师每年都有调到城区学校的情况,尤其是近几年来城区学校规制(原话如此,即规模和编制的意思——记者注)在得到扩充后,这种情况更加普遍。至于调动的条件,首先要由教师自己申请,此外,还要求申请人在农村学校待满3年,并且符合调入学校的要求。

    教育系统内部人士透露,因为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不一样,从农村调到城里特别难,一年能调几十个就很多了,像今年这样大规模的调动非常少见。

    有网友在“武安之窗”论坛的“武安教育”版上留言说,“动荡太大,以至于好多乡镇连正常的教学都开展不了。城里校长头晕了:分来这么多爷爷奶奶可搁哪呀。乡镇校长更蒙了:不是这班没语文(教师),就是那班少数学(教师),所有能用的都用上了,可还有一堆课没人上。”

    也有当地教育界人士向记者表示,有些中学,总共十来个老师,一下子调走四五个,这哪行?

    由于教育局不愿证实此次调入的规模,记者对一些乡镇学校的调动情况进行了调查。

    北安乐乡教育办校长陈华杰证实,该乡今年有4位教师调入城区。伯延镇教育办校长杨立君证实,该乡为7人。矿山镇刘少华校长证实,该乡为15人,但都为支教教师。

    知情人士透露,这次的调入,活水乡和石洞乡各8人左右,贺进镇、团城乡和西寺庄乡各为10人左右。

    一位拿到调动手续的人士表示,他的编号已在140号之后,但他还算是办得比较早的,他所透露的总数在180人以上。

    但在杨淑斌看来,这样的调动不会给乡镇学校带来师资不足。他说,有两个途径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有些学校本就超编,教师调走后编制数恰好够;二是有些超编的乡镇可以把多余的教师分流到缺编的乡镇。

    大同镇教育办公室校长牛保增介绍,也有一部分教师从城区的学校来到农村支教。

    多位校长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存在师资不足的现象,通过以上途径可以解决教师短缺问题。

    但一位教育系统内部的知情人士透露,教师不断地调入城区,使城区的部分学校人满为患。

    武安市有关部门提供的今年2月的数据显示,全市万余教职工中,有约一半的教职工分布在城区,城区教职工数量5300余人,而21个乡镇及所在乡下直属校在编人数加起来有4900余人。由于市内教职工太多,从而造成大量人浮于事的现象。

    他透露,师范附小600多名学生,有近60位老师;第二幼儿园有90余名教工;第三中学有350余名教工,实验中学有250余名教职工,都存在严重超编现象。此外,古楼、白鹤观、北关、十中等学校都存在超编现象。但这些数字尚未获得有关学校的证实。

    网上的帖子显示,“实验小学调进39人,师范附小调进20多人,十中五中均调入40多人。”除师范附小调进的人数被纠正为19人外,其余数据均得到了教育系统内部人士的确认。

    记者打电话向实验小学校长李便琴寻求证实,她表示,只有经过教育局许可,她才能接受采访。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