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自杀预防、干预措施训练营,闸北区风华中学的桑生华老师介绍,目前,自杀在全世界有很多诱因,所以开办这种自杀预防、干预措施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与其说它是预防自杀训练,不如说它是抗挫折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孩子都会支持。
有关调查显示,60%的自杀青少年中成长在不圆满、不和睦、不负责任的家庭环境中,所以要防止青少年自杀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家长要担负起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孩子们一天在校时间为8小时,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桑老师建议:学校开设相关的干预课程,还需要争取更多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一起帮学生摆脱成长危机。
不同意见:提高学生抗逆力更重要
中学课堂该不该开设自杀干预课程?一些老师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上海市第二中学的心理老师周宇说道,“中学开设自杀干预课,我不太赞成。我们更多的是应该教育孩子怎么面对生活的困难和压力,抗击挫折,增强学生的‘抗逆力’,而不是从它的反面引导,就像如果报纸上关于自杀的报道增多,那么现实生活中的自杀率可能会上升。我相信人与生俱来就是有一种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我赞成培训一些老师,和班级里对心理有兴趣、愿意做志愿者的学生一起关注身边的学生情绪,当发现有同学出现这方面心理问题时,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措施,而不是整天把‘自杀’的话题挂在嘴边。”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