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以及中科院研究生院的领导、老师帮助杨佳在2001年下半年如愿登上了中科院研究生院讲台。这就意味着每天早上8点,杨佳将准时在玉泉路的教室里迎接学生们。为此,她和父亲不到6点就要从蒋宅口附近的家出门乘公交、倒地铁赶路了。杨佳在面对新学生的第一堂课时,要提问每个学生,那是她用心记住每一个人的声音。几周课下来,很多学生竟未察觉他们的老师是盲人。
杨佳能够重返讲台,也得益于信息时代的来临。现在她出门必定随身携带已经预装了英文以及中文语音软件的数字收音机、录音笔、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听说用与常人无异,实现了与外界交流无障碍。她尝试最新的电脑语音软件写书,苦战数月,人瘦了一圈,《研究生英语写作》、《研究生英语阅读》,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75岁的杨中信老人希望女儿把学校、助残等工作做好,同时由于社会工作繁多,杨佳只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他也很担心杨佳的身体。每次陪伴杨佳从蒋宅口赶到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杨中信都感到力不从心,几次稍不留神,杨佳的脚就踏进了地铁站台与地铁列车间缝隙,颇为后怕。谁能够来接过送杨佳上讲台的接力棒,让杨佳继续走下去?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