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实在是个繁忙的季节。在大学最后的一年,浑浑噩噩度日的开始醒悟,开始发奋;一直坚持上进的,仍然没有放慢自己的步伐。
有的人买了韩语、日语、法语的入门书,想学第二外语,简历上也可以增加醒目的一笔;有的人买进各种小饰品,准备尝试在网络上自主创业;有的人急着把旧卡片机换成可以唬住人的单反相机……
和其他同学一样,季盈也很焦急,也很发愁。保研成功后她一直在想,毕业之后怎么处置自己的“大部头”电脑,是搬到千里之外的新学校,还是带回乡下老家?怎么处置都很麻烦。最后她决定,把台式机卖了,换个新的笔记本。
可钱从哪里来?大四的最后一年,已经没有奖学金可拿。临近毕业,她再也没理由向家里要这么“无理”的一笔费用。想要更新装备,只能靠自己了。
愁也没有办法,季盈开始打定主意要赚钱,自力更生。“想来想去,我觉得自己什么体力活都干不了,只能靠笔杆子挣钱了。”
她零成本地从朋友那里搜罗来一大摞已经过期的报刊,开始研究言情类、寓言类、时政类、文摘类等不同刊物的用稿风格,最后选定了几本比较适合自己的杂志。每天晚上,像写日记一样写一篇散文或者小小说,有的投给已选定的刊物,有的就贴在自己的博客上。
一个月后,开始有用稿通知。她赚到了70元稿费。慢慢地,稿费单多了起来,有一个月,她竟然赚了800元。博客上的文章,也有人注意到,想发表或转载。
投稿市场巩固下来,她又瞄上了跳蚤市场,准备在毕业前夕再赚一笔。她和朋友合伙进了一批扇子。因每个高校毕业的时间有所差别,从5月开始,她就扛着扇子,转战各大高校的地摊。同时从跳蚤市场购进一些“物美价廉”的“清仓品”,转手卖到另一个市场,便又赚了一笔。
毕业前的最后两个月,季盈发现自己竟然纯盈利2400多元,旧衣服等物品也卖了800多元,台式机以1200元的价格卖给了学弟。核算下来,她竟然真的攒够了近5000元。
“一台崭新的笔记本即将横空出世!”毕业前一天,她向好友小英宣布这一喜讯,小英惊呆了,“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
季盈说:“自信和有计划是最重要的。制作一个符合自己现实情况的计划,计划好了,才能把握好节奏。而自信,则能让你更加坚定地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下去,最终实现目标。”
她说,有了这次经历,她相信自己可以更加自信地活出未来的节奏。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