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指南:进入大学需要转变学习方法

  • 日期:2009-08-31 10:33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转变学习方法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截然不同。老师不再像个督导员似的跟前跟后,督促你学习;没有父母在身边,就没有了他们一刻不停地唠叨你要学习;课堂作业不会经常布置,理工科学生还有一些,文科学生则是极少甚至没有。新生会发现,大学里学习没人管了,其实从现在开始,是要你自己管自己。

    伴随大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学习要自主

    大学老师的角色定位是“引路人”,一门课程通常是一周2到3节课,按一学期上课18周计算,总共才36或54个课时,可见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大学教材有几乎都是大部头,动辄四五百页,因而老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一堂课几十页地讲。一些同学会抱怨大学老师讲课太快,内容不够详尽,这其实是大学的教学方式认识不足所致。简而言之,大学课堂学的是“知识的精要”,真正的功夫是下在课堂之外,你要做自己学习的监督者。

    自学要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勤学,课后复习,适当扩展。上课前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建议同学们在学期初把教材以浏览的方式过一遍,这样一是对将要学的东西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二是便于日后的预习中能“以后补前”,前面一些内容你读时可能不理解,但读到后面部分就会豁然开朗。)问问自己“我读懂了什么?”“哪些问题还不太理解”,做预习笔记。带着问题去听课,你会发现自己听得更专心。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会让你茅塞顿开,同时还会给你新的启发,你要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复习,把笔记整理补充好,若预习时产生的问题老师没有讲解到或是自己仍理解不透,要及时向老师寻解,不要把问题拖后,否则会被遗忘或不了了之。
 小贴士:个性做笔记的方法

    “PPT打印稿填补法”:大学老师现在大部分都采用PPT板书,有的同学会课前将板书打印好,上课时只需将板书中没有的内容补上即可,节约不少劳动。

    “教材笔记二合一法”:把笔记记在书本相关内容的空白处,不够再贴纸写,此法减去复习时频频翻看课本对照笔记的烦恼:

    “录音笔记法”:用MP3,录音笔等工具录下讲课内容,课后再整理成书面笔记。

    依据个人喜好和习惯还可创造出各种新的方法,但切忌不能只抄不想,做笔记的同时必须跟上老师的思路,自己动脑筋思考,否则就变成“抄写课”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