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她的月工资只有32元,1994年涨到47元,到2004年增加到100元。因为一年有两个月的假期,她只能领10个月的工资,而教学点的办公用品费用,也基本上都是从她的工资里支出。
一位在北京打工的朋友,介绍徐云玲到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月薪1000元,这相当于她在马庄教学点一年的收入。“我当时真心动了。”徐云玲说,在她准备走的第二天早晨,12个学生娃儿准时来上学了。“石头教室的门锁着,我看到了孩子们在教室前等着。他们似乎也感到了什么,怯怯地望着我,并轻声地冲我说‘老师好’。那一声声‘老师好’把我的心都喊碎了。我扔下行李,打开教室门,把他们带进去,又像往日一样拿起了教鞭。”
顿时,寂静的山间,孩子们洪亮的读书声再次响起。“家里的难事总会过去。我不在,孩子们就没学上了,我舍不下他们,只要我在一天,就不会让他们没有学上。”徐云玲流着泪说。
23年来,作为马庄教学点唯一的老师,徐云玲送走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她的学生有的升入初中、高中,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还读了博士。23年来,因为徐云玲的坚守,当地适龄儿童没有一个失学。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