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要适应全新学习方式 考证宜早做打算(2)

  • 日期:2009-08-26 09:43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开学前两日不宜外出宜先选课

    不再像前些年的大学生那样单纯地享受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现在的大学生学习态度多是以就业为导向,在入学的时候就将眼光投向了毕业和求职,在大学生生活的一些重大选择上都流露出了明显的功利色彩。

    选课:学生多以易于通过为标准

    一般而言,大学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双学位选修课。对于本科生而言,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都是软件系统默认选中的。

    最有选择自由的是公共选修课,有大学辅导员介绍,五六年前的学生当时选课还是以兴趣为主,热选的课程有股票投资入门、中西方比较文化、古典音乐鉴赏等;但是,近年来学生比较功利化,基本是以公共选修课的课业负担和考试难度为标准,热衷于选最容易通过的课程。广州大学地科院的王同学介绍,现在找工作,你告诉HR你上过什么选修课一点意义也没有,而选修课基本都是“XX学概论”,学再多的“概论”都不会被当作科班出身对待。

    现在选课基本都是网络报名,所以新生开学的前两日不宜外出,要争取能够在网上“秒杀”到自己心仪的课程。学生在选课时也要考虑自己所能承受的负荷,如果一次所选的课程太多,不仅压力大,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和社团活动,而且可能期末GPA会比较低,从而影响留学申请、推荐免试和找工作。另外,选的课程过多,很有可能遇到几门课程同时考试的情况,经验表明,一个学生同一时间至多只能应付两门选修课考试,一门考半场。

    社团:储备给HR讲故事的材料

    据某大学辅导员介绍,如果说十多年前的大学生参与社团是为了充实学习生活,现在的学生参与社团更多地是为了评奖学金时有更多的加分,找工作时简历更好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应届本科生小陈介绍,社团工作经验在找工时至关重要,某些知名公司对于没有某些社团头衔的学生第一关就淘汰了;而在面试最后一轮,讲一个社团故事则是一个“加分动作”,如果没有社团经验,你就没有给主管讲故事的材料;有时甚至你想编造一下,或是发挥一下,这些临时的凭空捏造根本经不起主管在细节上的追问。

    对于评奖学金来说,不同社团的加分权重是明显不同的,担任学校或学院团委、学生会职务的学生会获得更高的加分;而一些兴趣社团获得加分的权重可能只有团委、学生会的1/3。在很多班级都会出现成绩最好的学生只能拿到乙级、丙级奖学金,而成绩平平、社团活动出色的学生拿到甲级奖学金的例子。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