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7月8日专电(记者马千里 姜辰蓉)由于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低,青海等一些西部欠发达地区一直是“高考移民”的流入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各地查堵力度的加大,“高考移民”花样不断翻新,手段更具隐蔽性。为此,青海省在省政府的牵头下,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对“高考移民”进行封堵。
专家指出,“高考移民”扰乱了正常的高考秩序,应加强立法,明确惩处措施。同时,家长也不应让孩子为投机行为付出沉重的心理代价。
花样翻新的“高考移民”困扰招生部门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口不足600万的青海省,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教育相对落后,高考录取分数低,成为“高考移民”流入的重点地区之一。
2008年7月,有媒体报道,青海当年的文科状元是“高考移民”。这为青海本已火热的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后经查明,这位王姓女生不仅通过各种关系,开具假的户籍、学籍证明,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中学学生身份顺利在青参加高考,而且还以牧区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享受了35分的政策性加分,最终以655分的高分摘取青海省文科状元头衔。
据青海省招办副主任尚玛介绍,青海每年录取名额是很有限的,如果被“高考移民”挤占,这对那些在高寒缺氧、贫困落后条件下坚持学业的青海考生是极大的不公平。为此,青海各级招生部门多年来将查堵“高考移民”列为工作的重点,确保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高考公平和公正。2008年,青海查处并取消录取资格的“高考移民”44名。
尚玛说,随着相关部门查控力度的加大,“高考移民”的花样也不断翻新。采取“搭桥”落户、“空挂”户口或学籍,隐瞒真实身份、涂改在青落户手续等手段,一些“高考移民”甚至持假学籍、冒用青海考生身份报考,这些给封堵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和困难,令招生部门防不胜防。
为保“阳光高考”青海探索联动机制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查堵“高考移民”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必须建立各级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联动机制和责任明确的追究机制。
2008年青海出现“移民状元”事件后,青海省政府在严厉查处相关责任人的同时还开始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保证“阳光高考”的真正实现。
2008年12月,青海省政府要求各地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资格审查领导小组,形成教育、公安、纪检监察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明确、严防严堵“高考移民”的联动机制。
据青海省招办宣传科工作人员介绍,2009年青海高考报名启动户籍、学籍“双认定”的方式,对学籍、户籍的联合集中审查中都有同级监察机关派员监督。在高考户口审查中,各级公安机关也进一步规范户口迁移程序和手续,堵塞户口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同时,采用网上审查与手工审查相结合,青海省内户口审查与省外户口迁入审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参加青海本年度高考的考生户口逐一进行审查。对报考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在学校和社会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和考生的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牵头作用全程参与、督查。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从初一年级起审查建立学籍档案,既起到遏制“高考移民”作用,又能够使农民工、常年外来经商户等及早了解青海的高考政策,避免临考前家长因对高考政策不了解影响子女学业。另外,采取民警进村走访、协查等方式清理各种“搭桥户”、“空挂户”。
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是2008年“移民状元”事件的发生地,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出现,黄南州和尖扎县加大了整治力度。尖扎县公安局召开公安派出所所长、户籍管理员专门会议,历时3个月对全县户籍进行了重新登记造册,加强规范管理。
同时,黄南州还形成了黄南州高考资格审查流程表,从八个方面严堵“高考移民”:规定只有考生所在学校负责人、公安户籍部门负责人、考生家长单位负责人、工商行政部门(针对个体经营者)负责人、居民社区负责人、教育部门负责人、招办负责人、纪委或监察部门负责人各自签字,才能注册。
青海省招生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多部门联动机制不仅责任更加明确,而且能够掌握信息、提高效率,及时把“高考移民”防堵在外,防止“移民状元”的事件再次发生,最大程度地保障每一位在艰苦条件下读书的青海考生的利益。
呼吁更加严格的惩处措施
采访中,许多基层招办工作人员说,目前对于“高考移民”的查处手段仅限于取消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而缺少法制手段。法律制裁的缺失也是“高考移民”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一些“移民状元”被国内高校取消录取资格,却很快就被香港或国外高校录取,这无疑起到了“示范作用”。高考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国家考试法”等,明确惩处措施,使得这项工作有法可依。同时,一部全国性的法律,也能够让更多的人重视了解,利于防控工作的开展。
兰州大学社会学系教师唐远雄认为,高考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外有部门之间的互相制约,内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保护,仅靠教育考试部门难以治理。青海省各部门联动,同时引入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机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同时向社会开放信息,借助公众力量监督,既是尊重每个考生和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使管理部门的公信力提高,更让“高考移民”风险加大,是治理“高考移民”的一剂良方。
唐远雄也提醒家长,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做事要符合规则。“高考移民”的做法,看似投机取巧,占了便宜,其实这种不当途径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不符合道德标准,容易扭曲孩子的心理,对他们今后的生活造成不好的影响。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