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海缆受损对通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国外互联网站的访问变慢,远程的视频通话受阻,国际长途电话的通道拥塞受阻等。目前公司正在与相关海缆组织和境外合作伙伴一起采取措施,以便尽快恢复正常的通信,“目前还很难估计通信的全面恢复需要多长时间,但按照以往的经验,通信恢复肯定比海缆的完全修复要快得多。”
专家观点
光缆修复时间不会太长
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曾剑秋介绍说,类似台风、地震等许多自然灾害都可能对光缆造成破坏,这些情况在我国屡有先例。“个人觉得自然灾害对通讯的影响属于不可抗力,广大消费者应当予以理解。”曾剑秋讲,从汶川地震后,我国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突发事件给予了更大程度的重视,但光缆的修复需要很多技术条件,“目前我国对光缆损坏的诊断和修复技术水平,跟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有关专家也表示,光缆遭自然灾害破坏的情况有很多种,修复手段很复杂,“2006年末台海地震造成的深海光缆损坏,对故障点的定位是最困难的环节,而且只能通过海面打捞船对故障光缆进行打捞修复,费时费力。如果是浅海区域的损坏,定位较为容易,还可以派遣水下机器人进行修复。”
至于此次光缆修复所需时间,曾剑秋认为不会太长,“从目前的信息判断,此次光缆的损坏程度应远不如2006年末的台海地震。我们可以有很多替代方案,会将广大消费者的损失程度降至最低。”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