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人物 > 正文

十大太监(5)

  • 日期:2009-06-03 10:1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永乐三年(1405),成祖为恢复明朝与海外的联系,扩大明朝政治影响,下诏选派官员率船队出使西洋,郑和受任为钦差正使,负责出使事宜。接着,组成了海船208艘、船员27800多人的船队,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本年六月,郑和统率船队,从苏州刘家港扬帆出发,船队浩浩荡荡,经越南、印尼、斯里兰卡等国,最后到达目的地古里(今不详,在非洲东岸)。沿途宣扬国威、赠送礼物,缔结友好关系。永乐五年九月返回国内,受到朝廷嘉奖。随后又在永乐五年冬、七年、十年、十五年、十九年和宣德六年(1432)六次出使西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七下酉洋”。前后历时28年,先后到达东南亚、印度半岛、阿拉伯、东非30多个国家,促进了明朝与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成为令后人敬仰的伟大的航海家、海军将领。宣德十年(1436),郑和在北京逝世,享年 64岁。明朝的航海事业也因郑和的逝世而中断。
    刘瑾(1451—1510)。明朝宦官。兴平(今陕西兴平)人。原姓谈,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净身,投于刘姓太监门下,从此姓刘。进入后宫,立志学前朝的专权太监王振。一次犯罪当死,被赦免。后来被推荐服侍太子朱厚照。后朱厚照即位为武宗,重用刘瑾、谷大用等八内侍,刘瑾执掌钟鼓司。武宗少年登基,一心享乐,刘谨便投其所好,日进鹰犬、歌舞,并引武宗微服出宫游乐,深受宠信。正德元年(1506)十月,出现灾异,大臣们奏请武宗处死刘瑾等人。刘瑾听到消息,当夜匍伏在武宗面前痛哭流涕,说大臣们此是为了控制武宗。结果弹劾他的大臣反被放逐,刘瑾升为最有权势的司礼监太监刘瑾的亲信焦芳也进入内阁。为了严密控制后宫,他又在东厂、西厂(官方特务机构)之外,设立内行厂,亲自掌握。为铲除己,连兴大狱,一时权倾内外,被称为“立地皇帝”。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