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人物 > 正文

十大名将(5)

  • 日期:2009-06-03 10:06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出身军官之家,其父曾任都指挥。他幼年好读经史,倜傥不群。成年后世袭登州卫指挥金事,在山东抗倭。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任浙江都司,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他见明军将骄卒惰,便从风俗傈悍的金华、义乌募兵三千,严加训练,改革兵器装备,练成爱护百姓,作战勇猛,天下闻名的“戚家军”。四十年,在台州抗倭,九战九胜。次年,奇袭倭寇巢穴横屿岛(今福建宁德东),因功升任都督佥事。四十二年,联合俞大酞、刘显所部,大败倭寇于平海卫(今福建莆田东南),杀敌2200,擢福建总兵。次年,又在仙游歼倭寇数千。至此,东南沿海倭寇基本扫清,成为与俞大猷齐名的抗倭名将,而以“飙风电举”过之。隆庆二年(1568),调升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军务。他下令增建炮台,加强防御,设立武学,培养人才,在任16年,京师安然。后来,因支持戚继光的大学士张居正逝世,受到给事中张鼎思、张希皋排挤,先调任广东,后竟被罢职、夺俸家居。一代名将快快而逝于登州。他著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受到后代兵家重视。
    袁崇焕(1548—1630)。明末名将。字元素,东莞(今广东东莞)人。为人慷慨有胆略,喜好军事。万历四十七年(1619)考中进士,授福建邵武知县,当时,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他苦心研究东北形势,为报国做准备,并以边才自许。天启二年(1622),赴京朝觐,被荐任兵部主事。不久,忽然失踪,后部及家人均不知去向。七天后,从东北考察归来,人们才恍然大悟。随即请战,“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受到大臣器重,升任金事,出关监军。到任后,抓紧筑城,使宁远(今辽宁兴城)成为关外重镇。天启六年(1626),努尔哈赤率大军下攻宁远,他下令坚壁清野,写血书激励将士忠义之气,军民死守,用重炮轰炸金军,使金军尸横遍野,努尔哈赤中炮败回,疮发羞愧而死。史称“宁远大捷”。袁崇焕因功任辽东巡抚。此后,以“用辽人守辽土,且战且守,且筑且屯”之策,使加防愈加巩固。次年五月,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又率军进攻宁远、锦州,经一个月的激战,也大败而回。崇焕虽战功赫赫,但不附阉党,七月,被魏忠贤弹劾罢职。次年,崇祯帝继位,崇焕被任为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重返辽东,不久,以尚方宝剑杀魏忠贤义于、在军舞弊的总兵毛文龙,得罪阉党余孽。十月,皇太极绕过宁远,进攻北京,崇焕率军勤王,在广渠门外重创敌军。阉党余孽竟诬他“求和通敌”,致崇祯帝生疑。皇太极乘机施以离间计,诈称与崇焕有密约,崇帧帝竟将崇焕处以碟刑,一代名将含冤去世。明朝边防从此缺乏将才,灭亡已不可免。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