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人物 > 正文

书屋谈趣

  • 日期:2009-06-02 18:5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很多文人学者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命名,或以文明志,或以文寄情,或以文自勉。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主人的精神境界,也能得到有益的启迪。著名历史学家、已故北京师大校长陈垣名其书屋为“励耘书屋”。励节高亢,辛勤耕耘,体现了他皓首穷经、励精笔耕的学者精神。语言学家王力教授说:“古人有所谓雕龙、雕虫的说法,在这里,雕龙指专门著作,雕虫指一般小文章、小意思。龙虫并雕,两样都干。”他把书屋命名为“龙虫并雕斋”。还有一位语言学家、《词诠》的编撰者杨树达先生常说:“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基础。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所以他把书屋命名为“积微屋”。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中山大学教授商承祥的书屋叫“澳斋”,取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楼;楔而舍之,朽木不折”之意,勉励自己以“楔而不舍”的精神研究学问。著名小说家、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和者姚雪垠的书屋叫“无止境斋”,取“学无止境”之意,以明虚怀求索之志。著名年轻画家范曾给他的工作室起名为“抱冲斋”,画家自己解释说:“这是从成语‘抱冲寡营’而来,因为我自认为我还不够‘抱冲’才题‘抱冲斋’,意即要向‘抱冲寡营’方向努力。”给书屋起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叫“老学阉”。我们今天到书店还可以买到用“老学庵”命名的陆游著作《老学庵笔记》。为什么叫“老学庵”呢?陆游自己说:“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表示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我们与其说它们是书屋名,不如说它们是座右铭更恰当准确。
     因为它们的主人正是把它们当成座右铭,时时以之警策自己。品味着这言简意骇、寄意深远的书屋名称,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这些名家拥坐书城,伏案苦读,挥笔疾书,孜孜矻矻的感人形象,使我们顿生景仰崇敬之情。品着这些语言精华,我们仿佛明白了这些名家不同凡俗的情趣、品质和抱负,使我们顿生学习效法之心。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