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故事 > 正文

西施失踪之谜

  • 日期:2009-11-08 08:32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围城兩年, 大火三月, 西施却下落不明.一种說法是: 吴越战争之后, 西施被安置回乡, 在风景秀丽的若耶溪畔, 度过了晚年.初唐诗人宋之問在《浣沙篇》写道:

  一朝还旧都, 靓妆寻若耶,
鸟惊入松萝, 鱼沉畏荷花.

  不过, 這只是后代学子的一种善良的愿望, 在历史上却是找不到根据的.第二种說法是: 西施被沉水而死.和西施时代相距不远的《墨子》记载說: "比干之殪, 其抗也; 孟贲之死, 其勇也; 西施之沉, 其美也; 吴起之裂, 其事也."文中所举的比干、孟贲、吴起之死, 均与史实相符, 可见, 西施被沉, 也是真的.古本《吴越春秋》說: "吴亡, 西施被杀."《吴越春秋逸篇》也說: "吴亡后, 越浮西施於江, 令随鸱夷而终.""鸱夷", 就是皮袋, 伍子胥也是装在"鸱夷"里, 投入了钱塘江的.民间传說: 他的怨, 他的怒, 终於化成定时而发的潮水, 形成千古奇观"钱塘潮".想不到西施也落得个同样的结局.於是, 小说家們又附出新情节,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和柏杨先生的《皇后之死》說: 越王把西施掳归故国, 越夫人醋劲大发, 逼着越王, 把西施沉水, 还說: "這种亡国的妖孽, 留着何用?"

  第三种說法却颇为浪漫: 《越绝书》說: "吴亡后, 西施复归范蠡, 同泛五湖而去."根据這条史料, 明代的戏曲作家梁辰鱼编成了颇具影响的《浣纱记》.他說: "范蠡和西施早已定情.吴亡后, 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范蠡却认为越王雄猜阴狠, 可共患难, 不可共富贵, 於是激流勇退, 在一个风清月白的夜晚, 带着西施, 驾着一叶扁舟, 泛五湖而去.

  不数年, 齐鲁一带有一位來历不明的富家, 私资巨万, 人称陶朱公, 据說, 就是這位亡去的范蠡.

  西施本是农家女子, 只是因为天生丽质, 做了越王政治斗争中的工具, 事成之后, "兔死狗烹", 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看一看灭吴后的范蠡出逃、文种被杀, 就知端的.唐代诗人李商隐說: "肠断吴王宫外水, 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也說: "不知水葬今何处, 溪月弯弯欲效颦."都是深信此說的.可不悲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