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位于都城的正中央, 中轴线穿过皇宫的正中, 也即是穿过正殿太和殿的正中.紫禁城体现着古代的中央集权观念和均衡意识.它的高大、庄严、肃穆更体现着皇权至上.
天安閁 (明代叫做承天门) 是皇城的大门, 雄伟壮丽.进入天安閁后, 迎面而来的是端门, 端门处于皇城的大门与宫城的大门之间, 起一种缓冲作用.端门之北, 高大的午门矗立着, 雄浑凝重.午门是宫城的正门, 是宫城中最高大的门座, 重大仪式如大赦、献俘在此举行.紫禁城的北门为神武门, 东西各为东华门、西华门.
进入午门, 建筑物渐趋紧凑.由午门跨过内金水桥, 入太和门, 抬头便可仰望太和殿.殿前广场空阔, 可容纳万人.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登基和大节庆 (包括元旦、冬至、万寿节等) 仪式的地方.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中和殿后的保和殿, 是策试进士的场所, 皇帝也常在此接见大臣, 举行宴会.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前朝位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在太和门两侧, 有文华、武英两殿.文华殿在东侧, 是进行文事活动的地方, 明代文华殿正堂按期举行经筵, 由翰林院学士向皇帝进讲经史;文华殿的廊庑, 是太子读书的地方.清代废除预立太子制度, 文华殿除经筵进讲外, 还贮藏书籍.清代重建了文渊阁, 贮藏四库全书.太和门右侧的武英殿, 也主要作为宫廷文化活动的场所, 清廷在武英殿用当时先进的铜活字印刷书籍, 称为`武英殿本', 该殿附近有南熏殿, 收藏历代帝王与名贤画像.
从保和殿北的乾清门迤北, 便进入内朝.乾清宫是内朝的正殿, 是明代和清初皇帝的寝殿.乾清宫堂中有一个匾额, 上有`正大光明'四个字.清雍正皇帝创立秘密建储法, 将预先写好的皇位继承人名字装入密匣, 藏于`正大光明'匾后, 待皇帝临终时才开匣验看.
乾清宫之北, 是皇后居住的坤宁宫.乾以配天, 坤以配地.乾清、坤宁分别为帝后的寝殿, 象征着天人合一的秩序, 也表明皇宫在人间的崇高地位.坤宁宫的东暖阁, 是清代皇帝大婚时的洞房, 婚期时在这里居住几天, 然后皇帝再回到乾清宫.在乾清与坤宁两宫之间, 还有一个殿, 名曰交泰殿, 取天地交泰之意.交泰殿是皇后受贺和举行亲蚕礼的地方.乾隆以后, 在这里存放了二十五颗宝玺.
内朝中轴线的两侧分布着十二宫, 东六宫, 西六宫.分别由太后、嫔妃、太子居住.每个宫又是各自独立的单位.
除上述主要宫殿的组成的大致格局以外, 紫禁城内还有难以一一尽数的殿、阁、门, 分布有序.
然而紫禁城并不是皇帝唯一居住、生活的地方, 尤其对于清代皇帝而言.离宫、苑囿是任何一朝都不可或缺的, 明清两代在这方面不逊于任何一代, 特别是清代皇帝对苑囿的`需要'更大.清代皇帝每年约三分之二的时间住在离宫.
明清的离宫苑囿有圆明园、避暑山庄、三海 (北海、中海、南海) 、颐和园.这当中, 只有三海明代已有, 其他均为清代所建.这些离宫苑囿令人能够亲眼目睹、亲身游历, 这里就不再详细描述了.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