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尔德比地处太平洋沿岸, 海拔1400 米左右的山坡上, 是一座前不见村, 后不着店的人迹罕至的小村庄.村庄里居住着印第安土著居民的一支部族萨波德族的农民.60 多间破败不堪的简陋平房, 鳞次栉比地分布在村庄唯一一条道路的两侧.房屋清一色呈长方形, 屋顶上铺满了树叶和杂乱无章的野草, 房屋四周墙壁全部用太阳晒干或用火烘干的土砖砌成.60 多间房屋没有一间安上一扇门或一扇窗, 不要说到了晚上屋内是漆黑一团, 就是大白天房内也是黑压压的一片.萨波德族农民在这里过着一种完全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他们的生产工具是最古老的, 他们的农业生产技术还停留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水平上.靠仅收到的一些谷物、豆类、干蕃椒荚和饲养的牛、猪、鸡来维持生计.这些牲畜、家禽和当地的人一样形消骨立, 枯槁憔悴, 实在令人望而生畏.
整个迪尔德比村只有300 多个居民, 除了刚生下来的婴儿的眼睛能看见东西外, 其余的人都是盲人, 甚至连牲畜、家禽的眼睛也都是瞎的.生下的小孩和幼畜、幼禽, 仅仅过了几个星期, 双目就失明了.这里的人们, 白天男的去地里干活, 或饲养牲畜, 女的则在家中煮饭、织布、领养孩子, 此外还要外出挑水、担柴.他们的住屋里除了一张破旧的桌子和一两把残缺不全、坐上去咯吱咯吱作响的椅子外, 再也没有什么家具了.每当夜幕降临, 整个村庄被月色所笼罩, 60 多户居民纷纷鱼贯进入屋内, 当最后一个进屋后, 当即用石头把洞口堵住, 或者有用厚实的草席封起来.60 多户人家的洞口分别做了不同的特殊记号, 盲人只要用手或棍杖一触摸, 就能知道这是哪一家了.据调查, 这个盲人村已存在了300 多年.在本世纪20 年代以前外界根本不知道有这个迪尔德比盲人材.直到1927 年墨西哥一位人类学家兼医生巴多博士到墨西哥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考察时才发现了这个村庄, 於是他把见闻撰写成文向社会发表.以后巴多博士又在附近山区发现了多处盲人村.然而自发现后的近20 年中, 一些社会学家、科学工作者始终没有弄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当地印第安土著居民认为是吃了一种名叫`莫乔英查'的植物引起的, 但这一说法不为大家所接受, 把它视为无稽之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一些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提出以下观点, 认为是一种称为蟠尾丝虫病造成的.持这一看法的人说是黑蝇在传播这种疾病, 黑蝇的传染方法很像蚊子传染疟疾, 它先叮过蟠尾丝虫病患者, 然后将感染性幼虫带进健康的人和动物的血液里, 幼虫很快在人和动物的血液里长成成虫, 并迅速在全身繁殖起来, 当幼虫侵害到眼睛时, 就导致人和动物的双目失明.这一看法后来得到较为普遍的赞同, 然而并没有因为这一观点的提出就把黑蝇这个媒介物灭绝掉.据说黑蝇生命力很顽强, 不论在光秃秃的岩石上, 还是在喷洒过农药的草地上, 或者是湍湍急流边的树上, 它都能随处产卵、生长.但是导致迪尔德比盲人村悲剧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不是黑蝇这个媒介物所传播的蟠尾丝虫病引起的呢? 如果是, 又为什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人们却无法把他们铲除、消灭, 以致悲剧仍在延续呢? 这真是有待人们去揭开的谜.(周)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