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是在锄耕的推动下, 母系氏族公社渐渐转为父系氏族公社, 然后很快又由父系氏族公社转向奴隶制国家.我国古代传说炎帝和黄帝战於阪泉, 结果黄帝战胜了炎帝, 以后世代相传至禹, 终於由禹的儿子启建立夏王朝, 大体上就反映這一过程.古希腊《荷马史诗》所谓英雄时代也是這一过程的反映.
我們在這里要探讨的是事件的一般过程.我們注意到, 随着锄耕农业的发展, 有两类差异都是在显著地扩大, 一是各氏族之间的差异在扩大, 二是氏族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异也在扩大, 并且這两类差异都主要体现在男子身上, 因为繁重的田间劳动主要是由男子承担的.毫无疑问, 這些差异的扩大肯定对青年人尤其是女青年的择偶心理发生了影响.原先母系氏族制度下那种一群小伙子和一群姑娘集体群婚的状况悄悄地起了变化, 每一个小伙子和每一个姑娘都开始有了——起初是几个, 后來渐渐减少到一个——最中意的对象.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這正是今天在我們周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這就是所谓"恋爱"和"爱情".說來你也许会大吃一惊, 爱情的产生竟与农业有关! 的确如此, 在更早的过去, 爱情和友情是彼此不分的, 爱情就是友情, 友情也就是爱情.正是由於锄耕农业使小伙子們展示出自己才华和个性, 才导致了爱情和友情的区分.爱情就是一对男女之间超出一般友情之上的一种特别深厚和热烈的亲密感情.這种感情一旦产生, 就在他們之间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特别强大的吸引力, 促使他們时时依恋在一起.多情的小伙自然心甘情愿用自己的双手为心爱的姑娘创造幸福的生活, 而同样处在热恋中的姑娘更不必說如何日思夜梦渴望与自己的心上人厮守在一起, 母系氏族制度就出现了分崩离析的迹象.原來在母系氏族制度下, 虽然两个氏族通婚, 但结婚的男女双方仍随各自的氏族生活, 和我們现在男女双方一结婚就合到一起过起自己的小日子是不同的.虽然在母系氏族制度下, 因为是一群小伙子和一群姑娘集体群婚, 双方的感情自然差一等, 既不希望也不可能让他們集体住在一起.然而当爱情在锄耕农业的催动下萌生出來的时候, 情况就变了.热恋的双方已渴望在一起生活了.最初大约是热恋中的小伙频频造访姑娘所在的氏族, 但时间长了, 這终究不是个办法.唯一现实的办法是姑娘脱离自己原來的氏族转到小伙子所在的氏族生活, 這正是两厢所情愿之事.对於他們的這一想法, 姑娘的母亲大约是不会赞成的, 於是只好由小伙子假装把姑娘抢走, 或者干脆私奔了事, 就像现在许多小伙子和姑娘反对父母包办婚烟所做的那样.不管具体做法如何, 总之, 经过一番复杂曲折的斗争, 最后, 毕竟女方跟了男方.原來按女方计算辈份世系, 也自然只能改为按男方來计算.母系氏族就這样转变成了父系氏族.
与上述过程相伴随, 另外一方面的变化也在紧锣密鼓加紧进行.這就是, 随着锄耕农业的发展, 个人劳动渐渐普遍起來.虽然土地等主要生产和生活资料名义上仍然属於氏族公有, 但经常使用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品, 事实上已经成了个人专用的东西, 并且各人劳动的产品也渐渐由各人自己享用.這就是财产私有制萌芽了.在這个过程中, 氏族首领們处於一种特别有利的地位, 能够较之一般氏族成员更快地积聚起更多的私有财产.他們开始感到劳动力不足了.为了解决這个问题, 他們可能从其他贫穷的氏族那里买來一些小孩帮他們干活, 如同我們前面提到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曾经做过的那样.但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问题.另外一个可能办法是, 让那些欠了他們的债而又无力偿还的氏族成员帮他們干活.但奴役本氏族的人, 毕竟碍於情面, 不大方便.所以, 這也不是有效的办法.真正有效的办法來自部落冲突.大约在采集狩猎时候, 不同的血缘家族之间为了争夺采集狩猎场所就有过一些冲突, 但那时冲突不会多, 只是偶尔为之.然而, 到了原始农业时代, 特别是进入锄耕阶段以后, 各氏族之间贫富分化, 氏族成员之间也在贫富分化, 而各部落之间贫富分化大约还要更加明显和迅速.总之部落之间矛盾加剧了, 冲突增加了.既有冲突, 就会有俘虏.以往一般是出於复仇心理, 將俘虏统统杀掉.当一些氏族成员, 主要是那些掌权的, 富裕的氏族贵族們感到劳动力缺乏的时候, 不须旁人指点, 他們自己就能立刻醒悟到让那些俘虏帮着干活, 而那些俘虏为了活命竟也真的肯干.這就是最早的奴隶产生了.再往后, 奴隶越來越多, 为了加强对他們的管理, 防止他們的反抗和逃跑, 就需要一种强制力量了.现成的氏族部落组织立即就承担起了這一责任, 這就是奴隶主阶级的国家.
千百年來为人們所诅咒的奴隶制度就這样产生了.
令人一想起來就不寒而栗的奴隶制农业就這样來到了人世.
這实在是没法子的事——一个残酷的进步! 任何人都阻挡不了它.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