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百科 > 正文

希特勒发迹

  • 日期:2009-09-18 09:02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阿道夫·希特勒是德国法西斯的创始人和纳粹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他原籍奥地利,后移居德国。1919年希特勒参加德国工人党(后改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音译为“纳粹”。)不久成为该党领袖。他亲自设计了纳粹的党旗——红底白圆中嵌个黑色卍字,并解释说黑卍字是日耳曼祖先的武器,是斗争和胜利的象征,后来它成了纳粹的标志。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率其党徒在巴伐利亚发动了“啤酒店暴动”,胁迫当地军政首脑支持他向柏林进军,以夺取全国政权,结果政变失败,被判处5年徒刑。在狱中希特勒写下了《我的奋斗》,书中鼓吹日耳曼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号召德国人对外扩张,并煽动军国复仇主义和建立军事独裁统治。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使德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促使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并导致政府不断更迭,1928年至1933 年间,德国共更换了四届政府。为了摆脱政治经济危机,1932年11月德国17个工业、银行业巨头联名上书总统兴登堡,要求让希特勒组阁。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总理,翌年接任总统。希特勒及其纳粹党上台后,首先在国内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他们解散了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及工会组织,在其执政的头6个星期内就逮捕了18000名共产党员,并迫使所有工人和农民加入他们所控制的“德国劳工阵线”和“全国农会”。希特勒还组建了秘密警察部队(盖世太保),和党卫军、冲锋队一起,在全国遍设集中营,肆意捕人、杀人,建立了法西斯的白色恐怖统治。从1933年起,纳粹德国开始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他们首先全面改组国民经济,把德国经济纳入了战争轨道。为了扩军备战,希特勒提出了“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口号,国家拨出巨额经费扩建军事工业,1933—1939年,德国军费高达900亿马克,相当于同期国家预算的3/5。到1939年,德国已拥有70万正规军和300万预备役部队;海军拥有170艘现代化舰艇;空军拥有8000多架战机,超过英、法、波三国空军的总和;其军火生产则超过英、美两国总和的两倍以上。至此,纳粹德国已做好了战争准备,乌云再一次笼罩在欧洲上空。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