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百科 > 正文

清代的军机处(2)

  • 日期:2009-05-17 09:02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西北用兵告毕,军机处并未裁撤,因为它已成了专制君主的得力工具,职权反而大大扩充,乾隆上台后同样主张:“权衡悉由朕亲裁”,并把军机处的板屋,改成今日大家所见的砖瓦房。嘉庆时,更是称颂;“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故而有助于君主专权的军机处。便绵延而下,存在了一百八十年,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为“皇族内阁”所取代。军机处是个很特殊的,“一不四无”的政权机构。它不是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而直接附属于皇帝之手。它无官署(只有值班办事的地方,称“值庐”,隆宗门内的瓦房便是),无定员、无长官、无属吏。
     人员由皇帝自己从亲王重臣中拣选,均是兼职,按资历地位分别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等。军机大臣俗称为“领班”或“首枢”。始初,每日只有“领班”见皇帝,后来傅恒为领班,担心皇帝说他“专擅”,乞命由“独见”改为军机诸大臣“同见”。自此成为惯例。军机大臣一般是六七十岁的人,更有年逾八旬的,因此另外挑选“人品端方、年富力强、字画端楷”的官员充任“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主要是草拟谕旨和缮录文稿。
     军机处的职掌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概括成八个字:总记机要,承旨出政。从中央内阁、六部、卿寺、到地方各省、驻边将军、办事大臣乃至四邻诸国的公文、奏报,各级官员为公私要事呈上的奏折,无不汇集于此。每日清晨五六时之际,军机大臣便要晋见皇帝,依次长跪,陈述和商讨军国大事,得到皇帝的指示后,退回“值庐”,或对呈文进行复核、审定,或撰拟谕旨下达,谕旨分两类:一类是“明发上谕”或“明谕”,交内阁抄发给有关衙门和官员办理;一类是“寄信上谕”或“密谕”,不经过内阁,写毕密封,加盖印信,由兵部派驿马传递,直送某省某官开拆。
     在承旨出政之中,军机处特别干预了用人之权。凡属文武高级官员,诸如大学士、六部、督抚、将军、学差、主考、驻外使臣等,都由军机处开单请旨,尔后皇帝“钦定”。官吏凡在“军机处记名”的,就表示快被提升了,遇有实缺,也要由军机大臣奏请皇上发放。此外,凡是盛大的典礼的组织、重大案件的审理,也常常有军机大臣参加。军机处办起事来的特点,一是“速”,二是“密”。除每晨例行的谒见请旨外,昼夜都有人在“值庐”恭候,以备接见,从不误事。皇帝外出巡幸、谒陵、避暑,都有军机大臣相随。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