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履历书
- 日期:2009-05-15 13:41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古代把履历叫做“脚色”,简你“色”。“履历”一词始于北魏。其意是指人的资格、职位和经历。填写履历书或履历表则源于唐宋。
其中要详细叙述祖籍、个人经历、社会关系、年龄和形体相貌等。当时的目的有二:一是证明身分,防止假冒;二是朝廷掌握官员经历,以便升迁任用。宋钱易《南部新书》云:唐时“吏部常式,举选人家状(履历)须云中形、黄白色、少有髭。或武选人家状云长形、紫黑色,多有髭。”清赵翼《陔余丛考》说:宋“太宗谓宰相曰:朕欲择转运使,所患不知其人履行,可令德骧 (雷德骧)录京朝官履历功过之状、以便引对”。从前人记载看,古人填写履历似乎更重形体外貌。清钱泳《履园丛话》载:胡希吕视学江苏,对生员考察甚详,有须若填成微须即不准入场。
考生沈廷辉,填微须,担心有须与微须无严格界限而被逐,便托人将微须改成有须。届时听说被托之人外出,极为焦虑。为保险起见,将须剃光。谁知唱名时,册上微须已改成有须,故被认为是冒名者,逐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