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请多运用激励法
- 日期:2011-11-08 10:33
- 来源: 会员投稿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班主任工作中,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上,多运用激励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从初中学生的特征看——需要正确引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由儿童期向少年期、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学生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是心理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初中的学科门类增多,学科内容加深,随之学习方法也不同,学生集体生活也发生较大变化。在小学,老师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维护集体生活的杠杆,班级的集体生活需要老师具体细致地加以组织和指导,到初中阶段,班主任则是通过班干部,依靠积极分子来进行工作,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大多数孩子在家都有娇生惯养的习惯,易听顺耳的话,个性强,能力差。根据这些特点,采取正确措施克服他们身上可能出现的缺点和偏差,培养他们在学习上、工作上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及时纠正或正确诱导学生,在纠正和诱导两种方式上我认为多用诱导的效果更好。
二、从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角度看,愉悦心情更易接受正确诱导。
教育学认为激励法是思想教育中一种重要方法。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生对学习生活取得成功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等给予正确的评价,及时给以赞扬、鼓励,就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有人作过这样一项试验,在一次测验后,把学生分为成绩相等的四组,然后对第一组学生进行赞扬,对第二组进行批评,让第三组学生听着,而对第一、二两组的赞扬和批评时让第四组学生则与前两组学生隔离,且对其成绩不加任何评价,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进步比第二组要快,而第二组则比第三、四组进步快,第四组进步最慢,这是因为,受到赞许的学生心情舒畅,发自内心的兴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批评则往往使学生注意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所以有所进步,而不作任何评价的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好坏,故进步最慢,可见赞扬更易接受正确诱导。
三、从生活经验角度看,激励法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
俗话说:水击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恰当巧妙地运用激励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别人能尊重自己的人格,绝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想常常得到别人的称赞。孙子曰: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激励他人就如在和煦的阳光下,雨露滋润禾苗。它能使濒临枯萎的小草重现生机,能使他人在愉快的心情下茁壮成长,积极的心境有助于工作和学习,有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如果受到别人的称赞,他就会产生愉悦的心境,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曾夸张地说过:“一句好的赞词,能使人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对别人的称赞,既是一种友好和信任,也是一种鼓励和肯定。”因此,班主任工作中应尽可能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加以称赞,收到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四、把握一个“度”
凡事都讲一个度,激励也一样,不能乱赞扬,既不要“神”化学生,也不要虚假事实,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态度要真诚,虚伪的激励只能招致反感。
2.激励要恰当,不能言过其实。
3.不要带有功利性目的,否则不仅毫无效果,还会让人厌烦。
五、教育者怎样才能保持激励学生的心情。
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思考:
1.把每个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子女,即使最差我们也得教,不能丢弃他们。想一想自己从小成长过程中不是也经常做傻事吗?
2.理智看待错误,由于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是正常现象,有时犯错是人之常情,并时时不断提醒自己,这孩子不坏,只是有着让人不满意的个性,他身上一定有可挖掘的闪光点。
3.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希望老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