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障碍及疏导策略

  • 日期:2011-10-14 09:03
  • 来源: 父母学堂
  • 浏览:
  • 字体:[ ]

  一、高一学生的心理现状剖析

  我国中小学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这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最根本的原因。许多调查结果和资料显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上海市对小学到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检查,发现27%的学生有心理偏异,有厌学、早恋、吸烟、出走等不良行为反应;存在着冲动、嫉妒、焦虑、忧郁四种不良情绪;不少学生在性格上表现为自卑、娇弱、攻击、任性等。广州(1994年)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对广州市四个区10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53.2%的中学生有心理危机。调查还表明,各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有所差别。其中,高中一年级是高中阶段的第一年,高一学生从各个学校来到新的学校学习,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等因素对高一学生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冲击,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以说高一年级是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又一个转折阶段,所以,重视高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节、及时疏导甚为必要。笔者据某重点中学心理咨询室对高一学生进行的心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在适应型还是焦虑型这一项测试中,全级被测试人数为322人,属于适应型只有59人,占18.3%,属于焦虑型有62人,占19.3%,介于适应型和焦虑型之间为201人,占62.4%,其中,有个别班的情况更突出,A班参加测试54人,属于焦虑型有15人,占27.8%,属于适应型只有6人,占11.1%;B班参加测试53人,属于焦虑型有17人,占32.1%,属于适应型只有4人,仅占7.5%。事实上,开学初,A班就有一位女学生忽然在课室内晕倒,口吐白沫,手脚抽筋,后经了解才知是该学生来到新环境后不适应,晚上睡不好,精神过于紧张诱发旧病所致。而在高一第一学期中段考后,B班有一位男同学故意拿走了同桌的书和文具,班主任耐心教育,他承认是因为嫉妒同桌中段考试成绩比他好所致。可能有人认为心理障碍仅仅是部分差生的事,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其实优生也存在着这种危机,并且也常出现心理障碍,只是类型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或程度不同而已。一旦优生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那么将更复杂、更难排除,对其自身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也更大。《健康报》曾报道一个十七岁的名叫李小龙的学生,好学上进,小学、初中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可是由于倔强、孤僻、好斗等心理缺陷,上高中后,因接连受到几次强烈的精神刺激,突然从沉闷中爆发出一阵狂笑,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可见,优生也是存在着出现心理障碍的危机的。尤其是重点中学高一新生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大部分学生的自我估计偏高,学习竞争较剧烈,家长期望值过高这些因素影响,更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冲突。因此,重视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生中进行规范、系统并符合他们实际的心理辅导,实在是一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事情。

  二、高一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有人根据国内外学者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出发,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提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征为:(1)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2)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3)乐于学习。(4)善与人相处。(5)善于自我调节。(6)情绪愉快而稳定。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客观地对待现实,有稳定的乐观的情绪,能够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乐于学习,并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争取获得更大成绩。个案:小许高一入学成绩排在班的第49名,但她入学后,并没有灰心,而是热情关心班集体工作,性格开朗、大方,很快就得到班同学的喜爱,同学们推荐她担任了班劳动委员,她更以此为动力,工作负责,学习认真,到高一期末考试,她的成绩已进步为20名,获得了学习进步奖,并被评为优秀班干部。
  而心理不健康的中学生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或孤高自傲、或苦闷、失望,自暴自弃,情绪不稳定,波动大,与周围环境不和谐,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形成威胁,对学校以至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一般来说,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异常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