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为纲”,更要以人为本 ? ——“郭德纲”现象的德育启示(4)

  • 日期:2011-10-07 09:51
  • 来源: 会员投稿
  • 浏览:
  • 字体:[ ]

郭德纲的相声之所以受到热烈欢迎,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把自己的视角投向了普通老百姓的心理,懂得体会老百姓的疾苦,注重他们的精神需求。我们的德育理所当然地关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可现实情况果真如愿吗?显然不是!重关怀,实质一味关心的是学校的发展,在学生个体成长与学校发展、升学率面前,学生的心灵及成长得不到有效地关爱与呵护,学校生活变得机械、单调、无味。如果一个学生在毕业后,还能由衷地怀念在校的时光,珍惜曾经难得的同窗情谊、师生关系。那么,这样的学校在德育方面我不敢说取得了多大成功,但我敢肯定地说,这样的德育是富有成效的。德育如果撇开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健康成长的需要,只追求考试的分数,那么它就是急功近利,值得深思的。因此,学校的德育应该回归到关怀学生个体健康成长需要的轨道上来,不要让重视德育成为一个空洞乏味的口号。只有真正注重学生的内心需求,努力在学业要求与品德需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的德育才会更有说服力,才会更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郭德纲的现象也许只是相声演艺界一个有趣的插曲,未来发展怎样,不得而知。而我们的德育却如同盐,每天都需要不断补充与完善。只有真正以学生为本,植根于学生内心的需求,用心关注每一个行动的过程,我们的德育才会更有生命力,才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推动教育的重要保证。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