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2)

  • 日期:2011-10-03 09:59
  • 来源: 网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运用道德评价的调节作用,把学生带入更高的道德层次。教师如果能巧妙运用道德评价,去拨开学生当前的不良道德行为,就可以让学生主动的进行道德自我调节。如在一次学校举行的广播体操比赛中,我发现,每当别的班比自己班得分少的时候,学生竟鼓掌叫好。在后来的总结时中,我严格地批评了我班的学生,并指出别人比我们好时,更应该为他们高兴,别人不如我们时,应该真诚地鼓励,而不是喝倒彩。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学生感触很深,逐渐懂得了这不仅仅是参加比赛,同时也是在学做有道德的人。此外,还要抓住学生的敏感点,引导学生自觉进行道德选择,使他们进入一种新的道德境界。

2.让学生参加道德实践,学会感情投入。个体的感情品质或情感状态,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的行为,通过感情投入,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有帮助的。如我班一位同学,睡梦中摔下床,因伤势严重而住院。放学后,几个同学去看望了他。第二天,我有意在班上问那几个同学看望的情形,并说:“真感谢你们的关心”。这天放学后。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去看了这位摔伤的同学。这样同学的友谊更深了,懂得了什么是真诚的友谊,并深深感受到团结友爱使集体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三、班主任工作要严中有爱

1.严格要求、适度批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学生。”的确,对学生不能老是批评惩罚,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情感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实践证明,对待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要比多批评少表扬好。每个学生都存在优点和不足,抓住优点进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正确科学的表扬和评价学生,能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2、宽容是班主任不可忽视的工作方法,过度的威严迫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和绝对服从的地位。大搞“管”“卡”“压”,让学生敬畏,往往会造成学生心理伤害,阻碍师生间的交流,导致师生的隔阂、对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互相映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因此,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认可学生,适度宽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师生间才能心心相印,达到情感交融,促进教学的共同目的。

总之,学生时期是学生受教育、学会如何做人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必须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母爱,必须意识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情感和责任相融合的有机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人格向健全的方向发展。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