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学生(以女生居多),暗中思恋一些同学,虽无过多接触,内心却朝思幕想,表面上却作出排斥异性,拒不接纳的姿态。这种现象是由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敏感性所造成的。青少年男女彼此相互吸引,相互关注,但表面上又不敢多做表露和接触,惟恐遭到周围人的非议,这种内心向往、外表抵触的矛盾心理影响异性正常交往,交往时容易紧张胆怯,情绪多变,长此以往,不但从异性交往中得不到什么有益的体验和收获,反而会产生自卑、孤僻、冷漠等消极情绪体验,并且会担心今后异性交往中的种种挫折与失败,产生心理负担,影响以后交往。
还有一些同学从内心深处就对异性没有好感,不愿意与异性交往。这种情况大多是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有的同学经历过父母感情破裂给自己造成的伤害或目睹过异性家长对同性家长的责骂;还有的同学(多为女性)亲身经历过异性给自己造成的创伤。这些现象容易使这些同学以偏概全,形成对所有异性的偏见,从此回避或拒绝与异性的任何形式的接触与交流。这种异常心理对青春期学生身心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男女之间有真正的友谊吗
这是青春期的学生经常提出的疑问。有这样疑问的同学,往往是与异性交往多,与异性有纯真友谊的,可能听到周围个别同学议论,对其产生误解而要求澄清这个问题的。男女同学在交往中只要做到仪态大方,感情自然,言谈举止适度,把握好双边关系的程度,保持真正的友谊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自己在这些方面处理得好,仍然会有个别同学议论,教师要告诉他们这是正常的现象。自古以来,“哪个人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做人不需要解释,只要自己心底坦荡,行为适当,误解会烟消云散。同时,建议教师在课内外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异性同学有交往的机会,正确理解异性学生交往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切忌将不恰当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正常的异性友谊或异性关系,并由此全盘否定学生的异性交往。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